社會科學領域 > 教育學 > 教育學
- 個別型計畫(17)
- 叢集計畫(0)
E10646 樂齡學習者心態模式、接受創新程度與超越老化關係之探究
陳嘉彌 /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10646
- 英文計畫名稱
- An Explor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derly Learners’ Mindsets, Innovativeness, and Gerotranscendence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陳嘉彌 /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10646-1
摘要
台灣面對高齡社會來臨,因人口結構、少子化、老齡化等挑戰,對國家安全及永續發展造成影響。嬰兒潮世代的人自2011年起即正式進入65歲退休期,人數逐年增加且壽命延長。本研究旨在探究樂齡學習者(the elderly learners)之心態模式、接受創新程度、超越老化等各面向的表現,及此三者間的關係。
本計畫以參加樂齡機構學習課程的老人為研究對象,於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以郵寄問卷收集資料,共2,641份有效問卷。
研究結果發現:接受創新程度越高對成長心態有顯著正向影響;接受創新程度對固定心態沒有影響;接受創新程度越高對超越老化有顯著正向影響;成長心態越高對超越老化有顯著正向影響;固定心態越高對超越老化有顯著負向影響。
關鍵字
成功老化、老年學習、心態模式、接受創新程度、超越老化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21-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21-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科技部
- 計畫執行期間
- 2017-08-01 ~ 2019-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17-12-01 ~ 2018-07-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55歲以上參加樂齡學習機構之學習長者
- 最大樣本數
- 2461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郵寄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依計畫原提供之檔案內容釋出,未對個案編號是否重複、變項及選項數值說明是否與問卷一致進行檢查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陳嘉彌(2021)。樂齡學習者心態模式、接受創新程度與超越老化關係之探究(E10646)【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10646-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Jia-mi Chen (2021). An Explor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derly Learners’ Mindsets, Innovativeness, and Gerotranscendence (E10646)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E10646-1
E95053 金錢誘因、動機與教師研究生產力(I)
田芳華 / 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5053
- 英文計畫名稱
- Monetary Incentive, Motivation, and Faculty Research Performance (I)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田芳華 / 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5053-1
摘要
近年來亞洲各主要國家投下鉅資,為追求成為世界一流學府而努力。各大學為力爭上游,紛紛以金錢誘因鼓勵大學教師多作研究。在我國,教育部已宣佈大學教師薪資制度彈性化,可由各校依照教師研究表現自行制訂薪資分級。各大學亦提供金錢誘因,制訂各種獎金獎勵辦法,鼓勵教師多發表研究論文。金錢誘因是否真能提升教師研究生產力?不同的動機理論對此有不同的答案。本計畫目的之一即為測試認知評價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以深入探索誘因與教師研究表現之間的關係。又,金錢誘因獎勵政策的成效如何?是否會改變教師研究行為──例如投稿頻率,共同作者等。由於文獻顯示學術界出版論文者集中在極少數人身上,那麼金錢誘因是否真的會讓更多的教師投入研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較易被金錢誘因驅使而作研究的教師,其特性為何?本研究擬以我國9 所大學14 種科系之專任教師為對象,蒐集人口變項、動機和長期研究生產力資料。一方面,本研究可視為特定時間點上嶄新且獨立的橫剖面資料蒐集。另方面,本研究欲與申請人在多年前蒐集的資料結合而成為學術界較鮮見的長期追蹤資料,繼續對教師研究生產力之相關議題作進一步的探究。本計畫之研究結果,一方面可填補高等教育文獻空缺,另方面可對金錢誘因政策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字
高等教育政策、動機、教師研究表現、誘因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7-03-2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7-03-2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6-08-01 ~ 2007-07-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灣地區某部分技校教師
- 最大樣本數
- 493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郵寄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田芳華(2017)。金錢誘因、動機與教師研究生產力(I)(E95053)【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5053-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Flora F. Tien (2017). Monetary Incentive, Motivation, and Faculty Research Performance (I) (E95053)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E95053-1
E94023 學前教師的異動傾向:社會交換理論與個人-組織適配理論之驗證
陳怡靖 / 中華醫事學院幼兒保育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4023
- 英文計畫名稱
- Turnover Intention to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to Explore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 and Person-Organization Fit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陳怡靖 / 中華醫事學院幼兒保育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4023-1
摘要
由 於社會變遷,雙薪家庭與雙生涯家庭逐漸成為現代家庭的主要型態,許多幼兒很早就被送到學校—上幼稚園或是托兒所,學前教師成為負責照顧幼兒、教育幼兒的重 要角色。但根據過去研究顯示幼教老師高流失率與高異動率的現象一直是台灣學前教育的困擾問題,由於教師異動對於幼兒發展與生活適應,以及園所的整體發展都 有不利的影響;因此,研究學前教師異動的影響因素,設法減低教師的異動實為幼教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過去有關職業異動的研究為數不少,但教師異動的研究卻 不多,以學前教師為研究對象的更是少數,因此有關教師異動這個主題,幼教領域有必要累積更多的研究結果以建立本土的、專門領域的理論解釋。本研究基於這個 觀點,先以實際訪談的結果來分析可能影響學前教師異動的因素,訪談結果發現社會交換與個人-組織適配理論可能能夠解釋教師異動的心態與異動傾向,因此研究 者希望能以全國性大樣本的調查來檢證這兩個理論對於台灣地區學前教師的異動傾向是否具有解釋性。 研究結果發現,超過50%的學前教師都表示曾經想異動,而且已經著手進行異動計畫、或是打算一年內就異動的大約佔20%,顯示學前教師對於這份工作的穩定 性普遍不足,教師異動心態確實值得關注。而影響教師異動傾向的關鍵性因素是月薪低、工作負荷量大、通勤時間、工作滿意度低,這些是預測教師異動傾向的重要 因素,此一結果符應了「錢少、事多、離家遠」的工作心態。此外本研究也發現物質交換、分配公平是許多背景變項(例如教師的年資、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任教 班別、學校班級數)對於異動傾向的中介影響因素。顯示公平理論以及社會交換理論對於學前教師的異動傾向具有解釋效果,而適配理論則否;因此本研究初步確立 公平理論、交換理論係透過工作滿意度的中介而影響異動傾向的關係模式。
關鍵字
社會交換、異動傾向、價值適配、學前教師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6-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6-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5-08-01 ~ 2006-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6-04-01 ~ 2006-06-25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灣地區(不含金門縣與連江縣)的幼稚園和托兒所教師
- 最大樣本數
- 1420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郵寄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陳怡靖(2016)。學前教師的異動傾向:社會交換理論與個人-組織適配理論之驗證(E94023)【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4023-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Yi-gean Chen (2016). Turnover Intention to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to Explore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 and Person-Organization Fit (E94023)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E94023-1
E95021 我國中小學學校課程發展認證系統規劃之研究
葉興華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5021
- 英文計畫名稱
-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Design for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葉興華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5021-1
摘要
本計畫主要是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認證制度在台北市國中小學實施的可行方式。研究的內容包括認證機構、費用、申請人、作業方式、結果公佈等方面,最後對於未來認證制度的推動提出結論和建議。
關鍵字
認證系統、課程改革、課程評鑑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3-06-10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3-06-10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6-08-01 ~ 2007-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7-06-01 ~ 2007-08-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北市立國小現職校長、教師 台北市立國中(含完全中學國中部)現職校長、教師
- 最大樣本數
- 742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郵寄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葉興華(2013)。我國中小學學校課程發展認證系統規劃之研究(E95021)【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5021-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Shing-hua Yeh (2013).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Design for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E95021)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E95021-1
E97011 高瞻計畫(宜蘭高商)--子計畫三:課程評鑑研究(III)
吳銘達 / 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7011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吳銘達 / 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7011-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深化資訊科技課程規劃實施,並進行評鑑,以確定實施成效及建立深化資訊科技課程。計畫透過文獻分析、教學實驗、專家座談、問卷調查與評鑑 訪談等方法,以收集研究所需資料,並運用適當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以達成上述研究目的。結果發現,宜蘭高商學生選擇高瞻計畫之學習動機偏向「內在需求成長 面」,而在學習態度方面,第二與第四階段有參加「高瞻計劃」學生對「高瞻計劃」學習態度均抱持著同意的看法。此外,學生的整體學習滿意度偏向高滿意度,學 生皆高度認同教師教學態度,且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存在正向之關係。參與高瞻計畫的教師,具有高教學滿意度,教師自評具備高度之教學品質,對教學皆有高度 的規劃、經營與回饋,也認為學校課程合乎社會需求、實用性、學生興趣、正確性、難度適中、彈性。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並且整合三年計畫的研究結果,對 宜蘭高商提出行政建議與教師建議,以供我國高級中學建構及規劃深化資訊科技相關課程及實施與進行評鑑之參考。
關鍵字
資訊科技、課程評鑑、學習成效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1-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1-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8-08-01 ~ 2009-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8-10-01 ~ 2008-10-312009-01-01
2009-01-312009-02-01 ~ 2009-02-282009-06-01
2009-06-30 ~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以國立宜蘭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自願參加高瞻計畫的高職學生及授課教師為對象。
- 最大樣本數
- 48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郵寄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吳銘達(2011)。高瞻計畫(宜蘭高商)--子計畫三:課程評鑑研究(III)(E97011)【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7011-1
E96029 大學生學科為主的知識與學習信念、自我調整學習之關係研究
陳品華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6029
- 英文計畫名稱
- Discipline-focused 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陳品華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6029-1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了解大學生對特定學科所抱持的知識與學習信念,並探討不同個人特性的大學生在學科為主的知識與學習信念是否有所不同,以及學科為主的知識 與學習信念和學科自我調整學習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心理學知識信念與自我調整學習問卷」,抽樣施測於8 所公私立大學校院中的17 個普通心理學班級,有效樣本為673人。結果發現:1.大學生對於心理學的知識信念,傾向於不相信知識是確定的、相信知識是複雜的、知識需透過自行建構、 識知需要加以辯證;對於心理學的學習信念,傾向於相信能力非天生無法快速習得。2.不同性別的學生在知識信念各向度上無差異,但在學習信念上有別;不同大 學經驗的學生在確定知識和知識建構上有別,但在其他知識信念向度以及學習信念上無異;不同主修領域的學生在確定知識上別,但在其他知識信念向度以及學習信 念上無異。3.確定知識、複雜知識、識知辯證、學習信念可正向預測學習動機;在控制學習動機對學習策略的影響下,確定知識、建構知識和識知辯證可正向預測 學習策略。
關鍵字
大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知識信念、學習信念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1-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1-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7-08-01 ~ 2008-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8-05-01 ~ 2008-06-30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修習普通心裡學科目的大學校院非心理學相關學系學生
- 最大樣本數
- 673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陳品華(2011)。大學生學科為主的知識與學習信念、自我調整學習之關係研究(E96029)【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6029-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Pin-hwa Chen (2011). Discipline-focused 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E96029)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E96029-1
E96008 高瞻計畫(宜蘭高商)--子計畫三:課程評鑑研究(II)
吳銘達 / 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6008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吳銘達 / 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6008-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深化資訊科技課程規劃實施,並進行評鑑,以確定實施成效及建立深化資訊科技課程。計畫透過文獻分析、教學實驗、專家座談、問卷調查與評鑑訪談等方法,以收集研究所需資料,並運用適當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以達成上述研究目的。
實施結果發現,參與高瞻計劃學生以男性為主,且有70%以上的學生確定會再升學,宜蘭高商學生選擇高瞻計畫之學習動機偏向「內在需求成長面」,而在學 習態度方面,第二與第四階段有參加「高瞻計劃」學生對「高瞻計劃」學習態度之看法是部份一致的,且均抱持著同意的看法。此外,學生的整體學習滿意度偏向高 滿意度,學生皆高度認同教師教學態度,且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存在正向之關係。在學校本位課程中,學生學習 3D 電腦繪圖學習成效、C++語言程式設計學習成效、生態學學習成效、地理資訊系統概述與地圖學概論學習成效、生物地理與GIS應用學習成效、電子商務學習成 效、分類學學習成效、及全球定位系統概數航照判讀學習成效的狀況皆符合預期。
根據文獻分析、專家座談、問卷調查與評鑑訪談等方法,瞭解高職學生應具備「資訊科技之概念與知識」、「資訊科技之防護與學習」、「資訊設備之操作與維 護」、「資訊軟體之基本技能」、「資訊系統之專業技能」五項層面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在資訊科技應用之問卷的實施結果發現,第一階段、第二、第三與第四階 段有參加「高瞻計劃」學生均表示本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是重要的;而第四階段結果發現,在第三階段中有參加「高瞻計劃」學生本身所擁有之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程 度,是高於無參加「高瞻計劃」學生之能力程度。
參與高瞻計畫的教師,其專業能力素質擁有一定水平水準以上,且具有高教學滿意度,教師自評具備高度之教學品質,對教學皆有高度的規劃、經營與回饋,也認為學校課程合乎社會需求、實用性、學生興趣、正確性、難度適中、彈性。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對宜蘭高商提出行政建議與教師建議,以供我國高級中學建構及規劃深化資訊科技相關課程及實施與進行評鑑之參考。
關鍵字
高級中學、評鑑、資訊科技、課程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0-09-13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0-09-13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7-08-01 ~ 2008-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7-08-01 ~ 2008-07-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第一階段以宜蘭高商上學年度有參加者與本學期新加入的學生為問卷對象。 第二階段以參與高瞻計畫之教師與學生。 第三階段以參加高瞻計畫學生為研究對象。第四階段以參與高瞻計畫之教師及學生。
- 最大樣本數
- 190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吳銘達(2010)。高瞻計畫(宜蘭高商)--子計畫三:課程評鑑研究(II)(E96008)【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6008-1
E93049 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使用動機、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之縱貫研究
黃瓊蓉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3049
- 英文計畫名稱
- The Study of Internet Use, Motivation, Living Adaptation, Learning Adaptat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Approach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黃瓊蓉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3049-1
摘要
為瞭解大學生網路使用的發展狀況,本研究以2003年8月入學之彰化師大一年級學生為對象,共有自願樣本282人完成5次問卷調查。
本研究使用潛隱曲線模式分析資料,發現:(一)學生非學術性用途的網路使用時間至少是學術性用途的網路使用時間的兩倍以上,大學生時間管理的問題令人 憂心;(二) 網路使用的起始點與成長速度呈零相關的模式受到支持,顯示,網路使用的起始點與成長速度無關;(三)因為學術用途與非學術用途的起始點的相關未達顯著,且 學術用途與非學術用途的成長速度也的相關未達顯著,顯示學術用途與非學術用途並非呈相同的變化,因此應區分學術用途與非學術用途兩項網路使用兩項概念;因 此後續研究者應發展可以區分各項用途的網路使用量表。
關鍵字
網路使用、潛隱曲線模式、縱貫研究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9-03-10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9-03-10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4-08-01 ~ 2006-01-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4-12-26 ~ 2005-01-05
2005-05-25 ~ 2005-06-06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灣大學生
- 最大樣本數
- 391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黃瓊蓉(2009)。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使用動機、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之縱貫研究(E93049)【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3049-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Chiungjung Huang (2009). The Study of Internet Use, Motivation, Living Adaptation, Learning Adaptat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Approach (E93049)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E93049-1
E94012 家長對學齡前幼兒健康生活品質覺知之研究
黃芳銘 /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4012
- 英文計畫名稱
- Development of Measuring Parents Perception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黃芳銘 /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4012-1
摘要
本研究將編製一份適用於就讀於幼稚園與托兒所的4-6歲幼兒健康生活品質父母知覺量表,以探索性因素分析來獲得屬於我國幼兒的健康生活品質的因素結構, 再以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的方法 學來驗證此一量表的所獲得因素結構的信、效度。最後,透過此一量表來瞭解目前我國就讀於幼稚園與托兒所4-6歲幼兒在其父母知覺的情形下,他們的健康生活 品質狀況如何?本研究將以就讀於台灣地區幼稚園與托兒所4-6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全省抽取34所幼稚園以及托兒所,共發出4000份問卷,回收問 卷2187份,經剔除回答不全之問卷之後,獲得有效問卷 1995份。因素結構建構一個二階的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這個模式在刪除了三個變項之後,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獲得不錯的適配度。分析發現實際上無須使用 43個變項,只要40個變項就可以得到一個具有二階的模式,亦即十一個構面可以反映出一個更高階的「生活品質」構面。最後,台灣幼托學童的生活品質最好的 是動作能力,最不好的是行為問題,這個結果與Fekkes等人 (2000)以及Lee等人(2005)的發現一致。
關鍵字
健康生活品質、結構方程模式、學齡前兒童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8-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8-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5-08-01 ~ 2006-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6-01-01 ~ 2006-03-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灣地區幼稚園與托兒所4-6歲幼兒
- 最大樣本數
- 1995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黃芳銘(2008)。家長對學齡前幼兒健康生活品質覺知之研究(E9401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4012-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Fang-ming Hwang (2008). Development of Measuring Parents Perception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 (E94012)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E94012-1
E93031 營養資訊網路互動系統之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研究:營養份量和個人設計
朱瑩悅 / 中國文化大學食品營養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3031
- 英文計畫名稱
- The Study on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of Nutrition Informatics Network Interactive System-nutrition Portion Size and Person Design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朱瑩悅 / 中國文化大學食品營養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教育學:教育學
- DOI
- 10.6141/TW-SRDA-E93031-1
摘要
本研究目的以圖像示範營養教育資訊網 (資訊網)和配合家長參與,介入國小五年級學童健康與體育課程,探討學童營養知識、六大類食物日需量、份量認知、飲食行為、飲食習慣以及飲食態度等變項。 研究分四組:家長參與之資訊網組(IP)、資訊網組(I)、家長參與之控制組(CP)、控制組(C)。進行前測、後測與後後測之問卷測試。成對t 檢定之結果顯示,IP、I之後測與後後測各變項均顯著高於前測,即表示此資訊網介入對學童有即時的學習成效,且後測與後後測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可知資訊 網介入對學童有11週的延伸效果;而IP、CP之後測、後後測各變項亦均顯著高於前測,即表示家長參與對學童有即時的學習成效,且後測與後後測得分,亦無 顯著差異,可知家長參與對學童有11週的延伸效果,而控制組之前測、後測與後後測均無顯著差異。獨立t檢定結果,IP後測與後後測之各變項得分,均顯著較 CP組高(p<.001);而I後測與後後測之各變項得分,亦均顯著較C組高(p<.001),即資訊網介入教學可提升均衡飲食知識、行為、 態度。IP後測與後後測之各變項得分,均顯著較I高(p<.001);而CP後測與後後測之各變項得分,亦均顯著較C高(p<.001),即 家長參與有助於均衡飲食知識、行為、態度的提升。獨立樣本二因子異變數分析顯示,家長參與和資訊網介入教學二因子在飲食行為、飲食習慣與飲食態度有顯著的 交互作用影響與個別因子的主要效果。家長參與和資訊網的學習資源介入,以養成學童均衡飲食行為。
關鍵字
均衡飲食、家長參與、資訊網、學校教育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7-08-17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7-08-17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3-08-01 ~ 2005-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4-02-01 ~ 2004-06-302004-10-01
2005-03-31 ~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在國民小學階段已接受四年的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的國小五年級學童
- 最大樣本數
- 90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EXCEL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朱瑩悅(2007)。營養資訊網路互動系統之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研究:營養份量和個人設計(E93031)【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93031-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Ying-yueh Chu (2007). The Study on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of Nutrition Informatics Network Interactive System-nutrition Portion Size and Person Design (E93031)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doi:10.6141/TW-SRDA-E9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