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領域 > 心理學 > 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個別型計畫(21)
- 叢集計畫(0)
E10750 正向心理介入對文化弱勢青少年幸福感之輔導效果:「三階五核」小團體輔導方案之實徵研究
王櫻芬、吳相儀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10750
- 英文計畫名稱
- Effects of a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on cultural minority adolescents: An empirical study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王櫻芬、吳相儀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10750-1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評估「三階五核正向心理小團體輔導方案」,對於四年級至八年級文化弱勢青少年的輔導效果。研究者選取原以國中生為樣本所發展的「生活滿意度量表修訂版」、「自動化思考量表」和「國中生幸福感量表」作為研究工具,並於研究一中,以241位國小高年級學童為樣本,且以適用國小學童的「自尊量表」和「兒童樂觀-悲觀雙因子量表」為效標,取得此三份研究量表用於國小學童的信效度資訊。研究二以89名受試者為對象,採用「前後測及追蹤測量」之準實驗設計。
研究一結果顯示三份研究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二分析結果顯示「三階五核」正向心理小團體輔導,對於國小組受試者的人際關係滿意度,具立即輔導效果。但是對於國中實驗組受試者之幸福感可能有負向影響。另一方面,團體回饋單和質性訪談分析結果,皆顯示實驗組受試者對於團體的喜愛和肯定,也認為團體有助孕育更積極的自我關照、建立正向的世界觀和維持和增進人際親密等效應。如何促進實驗團體在量化的測量變項上的成效,值得繼續研究探討。此外,量化分析結果發現負向效應的原因,值得後續探討。根據此研究結果,研究提出未來實務和研究的建議。
關鍵字
正向心理學、文化弱勢、青少年、幸福感、小團體輔導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23-02-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23-02-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科技部
- 計畫執行期間
- 2018-08-01 ~ 2020-01-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19-03-01 ~ 2019-04-30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本研究採用便利性抽樣的方式,透過個人關係,招募335名正就讀國小四至六年級的學生參與研究,共回收241份有效問卷。
- 最大樣本數
- 241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其他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王櫻芬、吳相儀(2023)。正向心理介入對文化弱勢青少年幸福感之輔導效果:「三階五核」小團體輔導方案之實徵研究(E10750)【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10750-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Ying-Feng Wang, Hsiang-Yi Wu (2023). Effects of a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on cultural minority adolescents: An empirical study (E10750)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10750-1
E97047 華人生涯調適之實徵研究:相關因素及諮商方案之發展與效果驗證
田秀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7047
- 英文計畫名稱
- Career Adaptability of Adults in Taiwan: Related Variables and Counseling Program Development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田秀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97047-1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華人文化中的成人生涯調適行為。研究計畫分兩年執行,第一年以探討生涯調適的意義、內涵、及向度為主要目的,並發展具體之評量工具 「成人生涯調適量表」。第二年則進一步探究生涯調適的相關因素,並建立生涯調適行為之因果模式。重要之變項包括人格特質、認知彈性、生涯滿意及主觀幸福感 受。第一年研究以半結構深度訪談方式訪問37 名在職工作者,並以136 名在職工作者為對象,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之後將訪談逐字稿進行內容分析,以編擬適合於華人文化之生涯適應題庫。在既有的生涯調適原文版,則以回譯方式完 成翻譯工作,經信效度考驗之後,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係數介於.87至.94 之間,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也頗能支持生涯調適量表的內在品質。第二年研究,進一步以493 位成人為對象,考驗生涯調適與相關因素之間的關係。模式中的相關因素包括生涯認知、人格特質、以及生活滿意與主觀幸福感受。結果發現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式, 經線性結構方程模式的考驗結果,顯示有不錯的整體適配度,足見本研究所提之理論模式尚可解釋各心理變項與生涯適應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並針對所得結果提出進 一步之綜合討論,生涯調適模式能解釋成人的生涯調適行為。
關鍵字
生涯調適、生涯適應、人格特質、主觀幸福感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4-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4-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8-08-01 ~ 2010-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9-05-01 ~ 2009-09-30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灣地區成年人
- 最大樣本數
- 493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郵寄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田秀蘭(2014)。華人生涯調適之實徵研究:相關因素及諮商方案之發展與效果驗證(E97047)【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97047-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Hsiu-lan Tien (2014). Career Adaptability of Adults in Taiwan: Related Variables and Counseling Program Development (E97047)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97047-1
E97020 青少年體重狀態和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學校生活、生活品質之關連性和調節與中介因子分析:一追蹤研究
顏正芳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科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7020
- 英文計畫名稱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Weight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Peer Interaction, School Lives,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Moderating and Mediating Factors in Adolescents: A Follow-up Study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顏正芳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科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97020-1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調查南台灣青少年各種體重狀態與和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學校生活、生活品質之關連性。共有6445 位國高中職學生完成體重狀態的相關問題,並以自填問卷搜集其憂鬱、自殺危險性、自尊、遭受霸凌經驗、學校連結程度、生活品質等因子,依據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所發展青少年體重狀態標準,將研究個案分為一般體重、過輕、過重和肥胖等四個體重狀態等級,以正常體重組為對照組,以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和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分析體重過輕、過重、肥胖與自殺危險性、憂鬱、低自尊、遭受霸凌、學校連結程度和生活品質之間的關連性。結果顯示:體重過輕組和體重正常組之間並無自殺、 憂鬱、低自尊、遭受霸凌、學校連結度和生活品質的顯著差異。與正常體重組作比較,體重過重組具有較高的自殺、憂鬱、低自尊、遭受霸凌的危險性,肥胖組則具 有較高的遭受霸凌危險性。生活品質方面,體重過重組在除了身體外貌外的各項生活品質皆較正常體重組顯著較低,肥胖組則在疼痛以外的各項生活品質皆較低。肥 胖組比正常體重組有較高的學校連結程度。
關鍵字
青少年、肥胖、過重、體重狀態、憂鬱、人際互動、學校生活、生活品質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4-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4-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8-08-01 ~ 2009-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8-09-01 ~ 2009-01-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南台灣的國、高中職學校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
- 最大樣本數
- 6445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顏正芳(2014)。青少年體重狀態和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學校生活、生活品質之關連性和調節與中介因子分析:一追蹤研究(E97020)【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97020-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Cheng-fang Yen (2014).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Weight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Peer Interaction, School Lives,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Moderating and Mediating Factors in Adolescents: A Follow-up Study (E97020)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97020-1
E97026 自我決定歷程與愛情依戀對約會施暴行為之影響
孫頌賢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所)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97026
- 英文計畫名稱
- The Impact of Self-Determination Process And Romatic Attachment on Dating Violence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孫頌賢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所)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97026-1
摘要
本研究採用自我決定歷程理論與依戀理論,探討施加約會暴力行為之原因。本研究假設被控制感的愛情動機導向,會先促發愛情依戀系統中焦慮依戀向度的展現,進而 展現出施加約會暴力行為。首先,在研究設計上採兩個時間點測量的交叉延宕分析,探討愛情動機導向與依戀系統之間的影響方向性,進而以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 依戀系統是否為此徑路的中介變項。共有355 位正在談戀愛的大學生參與研究,採個別施測方式收集資料,並進行間隔12 週的兩個時間點測量,最後完整參與兩個時間點的有效問卷共277 份,其中男性106 人,女性171 人。研究結果發現,個體在愛情關係中被控感愈高(第一個時間點),愈可能促發焦慮依戀向度的展現(第二個時間點),進而發生施加約會暴力行為的機率也增高 (第二個時間點)。
關鍵字
成人依戀、自我決定歷程、約會暴力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2-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2-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8-08-01 ~ 2009-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8-11-04 ~ 2008-11-282009-02-25
2009-04-11 ~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正在談戀愛的異性戀的大二以上學生,受試者的約會關係至少連續維持一個月以上
- 最大樣本數
- 349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面對面訪問、郵寄自填問卷、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孫頌賢(2012)。自我決定歷程與愛情依戀對約會施暴行為之影響(E97026)【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97026-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Sung-hsien Sun (2012). The Impact of Self-Determination Process And Romatic Attachment on Dating Violence (E97026)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97026-1
E87148 諮商員之婚姻信念角色期望,交換取向對外遇事件之判斷及諮商歷程之影響
修慧蘭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87148
- 英文計畫名稱
- The Influence of Counselor's Marital Belief, Role Expectation, Exchange Orientation to Justification for Extramarital Relationships and Counseling Process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修慧蘭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87148-1
摘要
婚 外性關係(外遇)的事件,在各社會輔導機構的個案量有逐年提高的現象,即表示各輔導機構的助人者接觸有關外遇事件的機會愈來愈高。但外遇事件在社會中屬不 被接受、不被同意的事情,因此當諮商員遇到外遇當事人來尋求協助時,諮商員對外遇此事件的價值觀應會影響著其諮商歷程。由於國內並無有關諮商員對外遇事件 看法的相關研究,且國內有關之輔導機構仍主要是以義務輔導人員進行輔導、諮商工作,因此引起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即欲瞭解國內有關的助人者對外遇事件的同意 程度。並欲進一步探討有那些因素會影響其同意度。
關鍵字
公平交換、外遇、角色期待、婚姻信念、輔導員、諮商歷程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3-11-13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3-11-13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7-08-01 ~ 1998-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1998-01-01 ~ 1998-04-30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北縣市及新竹家庭教育服務中心,台北縣市張老師中心,馬偕協談中心,台北市生命線。
- 最大樣本數
- 153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修慧蘭(2003)。諮商員之婚姻信念角色期望,交換取向對外遇事件之判斷及諮商歷程之影響(E87148)【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7148-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Hui-lan Hsiu (2003). The Influence of Counselor's Marital Belief, Role Expectation, Exchange Orientation to Justification for Extramarital Relationships and Counseling Process (E87148)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7148-1
E89062 國中學生輟學傾向篩選工具之建立
余麗樺 /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89062
- 英文計畫名稱
- The Development of a Screening Tool for Junior High Potential Dropouts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余麗樺 /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89062-1
摘要
學生中途輟學對教育體系及整體社會造成莫大的影響及資源的浪費,故有必要研究其防治的方法,其中又以如何把學生的心留在學校,預防更多的學生走出學校,才是最根本之道。國內外有不少的研究是針對輟學原因進行探討,而學生中輟學原因可分成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及社會因素。本研究目的是在編製一具良好信效度的國中學生輟學傾向之篩檢量表,並建立對照常模及切截分數,可提供給學校在學生初入學時或定期檢視學生是否有中途輟學之傾向,對於屬於高危險群的學生可以立即展開輔導,降低輟學發生的比率。
關鍵字
輟學生、篩檢工具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3-08-0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3-08-0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9-08-01 ~ 2000-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0-04-01 ~ 2000-06-30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南台灣(高雄縣市、台南縣、屏東縣)
- 最大樣本數
- 916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余麗樺(2003)。國中學生輟學傾向篩選工具之建立(E8906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9062-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Li-fa Yu (2003). The Development of a Screening Tool for Junior High Potential Dropouts (E89062)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9062-1
E87131 青少年心理發展與適應之整合型研究:國中學生生涯建構系統分析及實證研究:國中學生生涯建構與生涯發展程度之研究
金樹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87131
- 英文計畫名稱
- The Analysis of Career Construct System and the Career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reer Construct System in Career Development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金樹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87131-1
摘要
本研究係為期三年研究計劃中的第二年研究計劃。國內對國中學生缺乏以「生涯建構」此一認知變項所進行的研究,適用之生涯諮商方案亦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第 一年設計用以研究國中學生生涯建構的生涯選擇方格,探討一般國中學生據以判斷生涯選項、進行生涯決定時的一些重要想法。第二年的研究目的,希望能深入了解 生涯建構系統不同的分化、統整、與衝突程度,所顯現出來的生涯發展狀態為何,以作為第三年發展用以協助生涯發展程度較低學生進行有效生涯決定的生涯諮商策 略之參考。
關鍵字
生涯建構系統、生涯發展、國中學生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3-05-19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3-05-19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7-08-01 ~ 1998-07-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北縣市各三所公立國中三年級應屆畢業生
- 最大樣本數
- 426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金樹人(2003)。青少年心理發展與適應之整合型研究:國中學生生涯建構系統分析及實證研究:國中學生生涯建構與生涯發展程度之研究(E87131)【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7131-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Shuh-ren Jin (2003). The Analysis of Career Construct System and the Career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reer Construct System in Career Development (E87131)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7131-1
E88117 台灣都會地區高危險群青少年流行率之調查研究
楊瑞珠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88117
- 英文計畫名稱
- A Survey Study of the Prevalence of At-Risk Taiwanese in Urban Areas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楊瑞珠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88117-1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高危險群青少年甄別量表」和「教師用高危險群青少年檢核表」篩選出高危險群青少年,可以及早發現有犯罪傾向的學生,得以適時地介入並提供協 助,避免其偏差行為繼續惡化。其次,本研究能夠提供學校、教育當局以及從事青少年工作的相關單位有關高危險群青少年的人數比率,可做為描述與了解青少年偏 差行為問題嚴重性的一個客觀的指標。總括而言,本研究除了探討目前青少年高危險行為的類型及其共同危險因子,並針對青少年的各項高危險行為之流行率進行調 查,提供相關領域的工作者對青少年的高危險行為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其最終之用意在於提供青少年輔導或教育工作者有效可靠的依據,以針對青少年的問題或需求 進行早期的評估、診斷及提供適時的輔導策略或模式。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因此,本研究修訂楊瑞珠(民85)編製之「高危險群青少年甄別量表」為研究工具,了解台北市、台中 市、高雄市等三個都會區高危險群學生之流行率,並建立高危險群青少年甄別量表之常模,另外,發展「教師用高危險群青少年檢核表」之計分標準,用以篩選高危 險群學生。最後,蒐集與青少年犯罪與偏差行為相關的統計資料,藉以統整出目前青少年高危險行為之流行率。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調查所得結果以SPSS for Windows套裝軟體進行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百分等級、皮爾遜積差相關、區辨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所得的主要結果發現:(1)「教 師用高危險群青少年檢核表」,其內容共包括背景變項、朋友的偏差行為、家人的偏差行為、自己的偏差行為等四部分,計二十二個變項,並根據每一項因素之標準 化區辨函數係數決定該因素之比重,依照比例計算出該因素的加權,藉以發展檢核表之計分標準。其二十二個變項的區辨函數成功的區辨了高危險群青少年和一般青 少年在這些變項上的得分,其正確預測力達99.48%。(2)修訂「高危險群青少年甄別量表」並分別建立對照常模。本量表在常模建立上,分別建立一般青少 年與高危險群青少年的百分等級常模,以增加量表的應用性。希望藉由常模的建立可以協助使用者瞭解受試者在團體中所佔的相對位置,以甄別高危險群組,並針對 需要注意向度中作進一步輔導的參考及策略的擬定。(3)由本研究可以推估出目前青少年高危險行為的流行率大約為2.9%。若從各項危險因子來看,一般青少 年學生在各項危險因子中,人數比例較高者包括父母不共同居住佔14.4%,作弊12.1%以及打架11.3%;而高危險群青少年人數比例較高的幾項則依序 為抽煙佔52.1%,父母不共同居住50.4%以及學業成績丁等40.2%。
關鍵字
行為問題、青少年、青少年犯罪、青少年違法、流行率、高危險行為、高雄市、都會地區、臺中市、臺北市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2-02-2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2-02-2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8-08-01 ~ 1999-07-31
- 調查執行期間
- 1999-03-01 ~ 1999-05-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之國小五年級、六年級及國中一至三年級之學生。
- 最大樣本數
- 1526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郵寄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楊瑞珠(2002)。台灣都會地區高危險群青少年流行率之調查研究(E88117)【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8117-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Ruey-ju Yang (2002). A Survey Study of the Prevalence of At-Risk Taiwanese in Urban Areas (E88117)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8117-1
E88105 病識感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傷傷人、藥物遵從性、社會適應與疾病復發之預測效果研究
顏正芳 / 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88105
- 英文計畫名稱
- A Study of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the Insight to th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Suicide, Homicide, Drug Compliance, Social Adjustment and Relapse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顏正芳 / 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88105-1
摘要
精 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識感受到學者注意已有很久時間,而由於學者因所持之基本學術立場和研究方向各異,致病識感的定義多變分歧。歷來研究著 重層面包括應用在分析性心理治療成效的評估,精神病患病識感形成的過程、病識感和藥物服從性之關連,病識感用於疾病復發前期預測的指標等,而建立標準化病 識感評量法,進行不同精神疾病和不同階段病識感之比較和預測自殺危險性、藥物服從性,成為目前病識感研究的新課題。為了了解本土精神分裂症病患病識感形成 過程中影響的因子,做為臨床醫療人員在擬定提昇病識感治療計畫參考依據,並能將本土精神分裂症患者之病識感加以量化,在國科八十七年度研究專題計畫「精神 分裂症患者病識感之質性與量性評 估(NSC87-2413-H-037-006)」中藉由與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半結構化深度 會談,分析錄音逐字稿、綜合歷來研究成果和研究者之臨床經驗,擬定出具有5大項目和具有操作型定義之等級的「系統量化病識感評估表」,並完成專家效度測 試。今年度預計將追蹤八十七年度計畫中100位精神分裂症個案出現自殺、傷害他人行為、藥物遵從性行為、社會適應程度和疾病復發之狀況,將結果與前一年個 案接受深度會談後呈現的病識感分數進行關連性之探討,以確定量化之病識感用做預測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行為和病情變化之效能,依據此以提出適用於社區的預防 策略和衛教模式。
關鍵字
自殺、社會適應、病識感、復發、傷害他人、精神分裂症、藥物遵從性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1-11-13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1-11-13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8-08-01 ~ 1999-07-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最大樣本數
- 100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面對面訪問、電話訪問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顏正芳(2001)。病識感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傷傷人、藥物遵從性、社會適應與疾病復發之預測效果研究(E88105)【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8105-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Cheng-fang Yen (2001). A Study of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the Insight to th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Suicide, Homicide, Drug Compliance, Social Adjustment and Relapse (E88105)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8105-1
Forecasting Violent Behaviors for Schizophrenic Outpatients Using Their Disease Insights
Huey-ming Tzeng、Yih-lon Lin / 2004 / 期刊論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Vol.33, No.2, Summer 2004, pp.17-31
登錄號: E88105
E88098 柯氏心理衛生程式之修改與驗證:以分裂型與反社會型者為例
柯永河 /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
取得方式: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計畫詳目
- 文件瀏覽下載
- 著作書目
基本資訊
- 登錄號
- E88098
- 英文計畫名稱
- Further Revis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Ko's Mental Health Formula: Its Application to Schizoid and Antisocial Personality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柯永河 /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 DOI
- 10.6141/TW-SRDA-E88098-1
摘要
本研究仍以柯氏心理衛生程式為主要架構探討如下三項問題:(1)若以生活壓力、自過去存留的缺陷、正常思考習慣、反社會思考習慣、精神分裂型思考習慣、以及 社會支援等社會心理資料為獨變項,而以個人的反社會性格違常症狀以及精神分裂型症狀為依變項時,每一個獨變項和每一個依變項形成的相關情形如何,以及前述 六個獨變項組和每一個依變項所構成的逐步回歸複相關係數分別有多高;(2)使用逐步回歸分析方法時,那一種獨變項組型與那一種依變項的複相關最高,以及 (3)反社會性格違常思考分數對於反社會性格違常症狀的解釋力會大於精神分裂型思考習慣對於的解釋力;另一方面精神分裂型思考習慣對於精神分裂型症狀的解 釋力會遠大於反社會思考習慣對於它的解釋力。 以613名高中職一至三年級學生(男=298名,女=315名)為對象,實施八項量表(其中精神分裂型症狀量表與精神分裂型思考習慣兩量表外,其他六項量 表均已在過去四年本系列研究中均分別使用過)。這八項量表均具頗高內部一致性α值(分裂型思考習慣量尺α=.8675,反社會型思考習慣量尺 α=.8527,正常思考習慣量尺α=.8780,反社會性格違常傾向量尺α=.9089,自過去存留的身心缺陷量尺α=.8783,社會支持量尺 α=.8218,生活壓力事件量尺α=.8708,精神分裂型傾向量尺α=.8901)。這八項量表中,除了正常思考習慣量表外,男女生在其他七項量表的 得分高都符合一般社會常識,而且均差顯著性都小於.01(單尾),表示初步具有效度;例如:男生組的反社會思考習慣與反社會性格違常傾向兩均值皆顯著地高 於女生組的。 若依變項獨變項均以粗分數資料作逐步回歸分析時:(1)65.7%(R=.811)的反社會性格違常傾向反應總變異量可由自過去存留的身心缺陷、反社會型 思考習慣、生活壓力及分裂型思考習慣等四個獨變項分數共同地作解釋,而剩餘的反應變異量則要靠本研究所用獨變項以外的變項來解釋;(2)57.4% (R=.76)的分裂型症狀反應總變異量可由自過去存留的身心缺陷、分裂型思考習慣、以及正常思考習慣等三個獨變項共同地做解釋。 假如依變項仍以粗分數而獨變項改以因素分數作逐步回歸分析,則發現(1)77.2%(R=.879)的反社會性格違常傾向反應總變異量可由十四個獨變項因 素共同地做解釋,這些獨變項包含三個自過去存留的身心缺陷、兩個精神分裂型思考習慣因素、三個反社會思考習慣因素、四個生活壓力因素、以及兩個正常思考習 慣因素;(2)67.8%(R=.823)的精神分裂症狀反應總變異量可由十二個獨變項因素共同地做解釋,這些獨變項包含兩個自過去存留的身心缺陷因素、 四個分裂思考習慣因素、四個生活壓力因素、一個正常思考習慣因素、及一個反社會思考習慣因素。 本研究所得結果可予以如下兩方面較廣泛的解釋:(1)柯氏心理衛生程式不但仍猶如前四年間研究發現相同,相當可適用於統整得自反社會性格違常傾向的研究資 料也可適用於統整得自精神分裂症傾向的研究資料;(2)雖然本研究所使用的獨變項對於了解與預測反社會性格違常傾向及精神分裂症傾向均非常有用,對於瞭解 與預測反社會性格違常傾向的有用性尤其高與明顯,其逐步回歸複相關係數值可高達R=.879,乃本系列研究中未曾有過的極高係數值。
關鍵字
思考模式、精神分裂、反社會人格、心理衛生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01-08-13
- 最新釋出日期
- 2001-08-13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計畫執行期間
- 1998-08-01 ~ 1999-07-31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台北市高中職在校生
- 最大樣本數
- 614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留卷自填問卷
- 檔案格式
- SPSS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柯永河(2001)。柯氏心理衛生程式之修改與驗證:以分裂型與反社會型者為例(E88098)【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8098-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Yung-ho Ko (2001). Further Revis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Ko's Mental Health Formula: Its Application to Schizoid and Antisocial Personality (E88098)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E88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