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領域 > 社會學 > 社會組織與階層
- 個別型計畫(50)
- 叢集計畫(229)
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
公共版(36)、限制版(6)
「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簡稱「台灣青少年計畫」。如全名所示,本計畫目的在探討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如何受到家庭、學校與社區的交互影響,以致影響到個人在成長時的身心調適。為找出影響青少年形成不同成長經驗與成長模式的可能因素,在第一個時間點時,每個樣本均有來自三方面的觀察,包括樣本學生本身做問卷調查、對其國中導師做問卷調查、及對其家長做問卷調查。後續做追蹤時,則除了持續紀錄這些青少年樣本的成長軌跡之外,...(more)
台灣社會意向調查
標準版(56)
值此社會快速變遷之際,為迅速掌握台灣社會所面臨的各項實際問題、分析當前所發生之重要社會現象、有效了解民眾的意向及主觀評價,藉由嚴謹的學術調查資料,以瞭解民眾對目前社會現象的意涵、對日新月異之社會事件的評估,確實記錄下台灣地區社會變遷所代表的真正意義。台灣社會意向調查(以下簡稱『意向調查』)即以長期有系統地從事相關社會科學之學術調查為目標,建立高品質的原始調查資料,提供學術界及政府部門,從不同的層面...(more)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公共版(24)、標準版(28)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簡稱TEPS)係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和國科會共同規劃的一項全國性長期的調查計畫。本資料庫是以問卷調查方式,向國中、高中、高職、及五專學生收集資料。同時以這些學生為核心,擴及學生家長、老師及學校,以瞭解影響學生學習經驗的相關因素。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原釋出有公共版、標準版與限制版,為了提供更豐富的研...(more)
台灣基因體意向調查
標準版(13)
近年來,由於基因科技突破性的發展,人類的醫學、衛生與農業生物的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上皆出現重大的發現與進展。基因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成為疾病預防、治療、食品改良、甚至器官移植等與人類生命福祉相關醫藥之基礎。但也由於與人類生命關係密切之故,基因科技對現行倫理、社會制度、與法律之衝擊,一直便是民意關心的焦點所在。 在國科會的補助下,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轄下的調查研究專題中心推動了「臺...(more)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後續調查
公共版(10)、限制版(1)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後續調查(TEPS-B)」計畫為「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之延續。TEPS於2001年開始對國中一年級與高中職五專二年級兩種不同學制各約2萬名學生進行調查,並於2003年追蹤這群分別升到國中三年級與高中職五專三年級的學生。之後, TEPS於2005年繼續追蹤其中的國中樣本,除了從中抽選約4千名學生,瞭解他們上高中職五專的情況外,也同時再加抽他們約1萬6千名的同學,...(more)
國民幸福指數調查
標準版(4)
為呼應國際新興潮流及落實總統承諾,建構我國國民幸福指數所需指標,本計畫擬藉由調查民眾有關於社會網絡支持、社會聯繫頻率、對他人信任程度、參與政治活動情形以及對機構、社會保障制度的信任程度等相關問項,做為編製國民幸福指數的部份資料,之後再與其他調查結果相結合,期望能完整建構衡量全民感受生活幸福的指標。 本調查乃以年滿十五歲以上、且家中有電話之民眾為調查母體,調查訪問地區涵蓋台灣本島、澎湖縣、福建省連江...(more)
攤販經營概況調查
標準版(4)
攤販係由過去農業社會之「市集」、「廟會」所延續產生之經濟活動,流動攤販因無固定營業地點,歷次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均未予以納入普查對象,而於普查完竣辦理專案調查,藉以蒐集攤販經營概況,探討攤販形成原因、經營意願等供給面資料,以健全工商業統計,以及供為國民所得編算、施政決策制訂及經社問題研究之參據。 攤販經營概況調查以臺灣地區內無固定營業地點之流動攤販、半固定性攤販,以及營業地點無門牌號碼且未具有與一般房...(more)
各級人民團體活動概況調查
標準版(5)
調查研革: 本調查(台灣地區各級人民團體文化活動調查)於民國八十年首次辦理。民國八十一年擴大調查範圍為台閩地區,民國八十五年起改為每三年辦理一次,並與「臺灣省各級工商和自由職業及社會團體概況調查」合併辦理。
目的與用途: 蒐集臺閩地區各級職業團、社會團體(含政黨)之組織概況、從業員工人數、經費來源與運用、推展相關團體活動情形、遭遇之困難及希望政府加強辦理之措施等資料,以探究各級人民團體推動社...(more)
臺閩地區宗教團體調查
標準版(2)
民國八十年首次辦理「臺灣地區宗教團體調查」,係採分層抽樣方法,就已登記之十二種宗教,按宗教別抽出樣本寺廟(不含神壇)、教堂及教會數共1,841個團體,以蒐集臺灣地區各宗教之寺廟、教堂、教會等有關信仰性之設施、宗教教務、社會公益慈善、教化事業及文化活動情形等資料,供為政府規劃文化政策及宗教發展參考,並提供各界應用。八十一年再度辦理此項調查,乃針對上年缺失與獲得資料加以檢討改進,除了增查樣本至2,01...(more)
國民生活狀況意向調查
標準版(28)
調查目的為探討國民對生活之滿意程度、未來生活意識、及對政府應加強辦理工作,以提供政府施政決策之參考。調查對象以臺灣地區住戶,戶內年滿二十歲以上國民(除80年調查為15歲)且可代表該戶表達對國民生活狀況問題的看法,採分層隨機抽樣,早期以郵寄問卷方式進行調查(除78、80年調查為實地訪問調查),民國92年起改為電訪調查。
內政部為因應基本運作需求經費縮減,在有限預算下為兼顧樣本數及問項涵蓋代表性...(more)
臺閩地區婦女生活狀況調查
標準版(4)
為蒐集、瞭解臺閩地區婦女生活狀況、對社會福利之參與,對政府婦女福利措施之滿意程度等資料,以提供政府相關單位進行社會福利行政管理輔導及制定婦女福利政策之參考,並提供學術研究及國際間資料比較。
本調查較新年度資料,請至衛福部申請
為因應「衛生福利部」於2013年7月23日掛牌運作,原內政部主管社會福利調查,包括老人狀況調查、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單...(more)
臺閩地區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
標準版(5)
本調查為蒐集身心障礙者之基本資料、家庭與生活狀況、居住狀況、家庭經濟狀況、福利服務需求、醫療照顧與需求、工作現況與職業訓練需求等資料,依據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八條及統計法第三條與第十九條之規定辦理,並委託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進行調查。
本調查較新年度資料,請至衛福部申請
為因應「衛生福利部」於2013年7月23日掛牌運作,原內政部主管社會福利調查,包括老人狀況調查、低收入戶生...(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