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中國大陸家庭動態社會調查計畫(2006)
- 登錄號
- C00230
- 英文計畫名稱
-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Data Collection in Mainland China (II)
-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 簡錦漢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叢集名稱
- 家庭動態調查
- 學門別
- 社會科學領域:社會學:人口、家庭與社區
- DOI
- https://doi.org/10.6141/TW-SRDA-C00230-1
摘要
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簡稱PSFD)是以華人家庭成年樣本為對象的固定樣本追蹤調查 (panel),涵蓋的年齡層自青年至老年,並根據主樣本延伸出來的子女等親屬,再進行追蹤訪問。
資料庫的建置目的,是對華人家庭之經濟、社會、心理、習俗等面向,作全面性的研究。這是由於華人社會的家庭型態、結構、與互動模式,都遠較西方社會複 雜,其所蘊藏的理論模式,也比建構於西方社會的模式複雜。因而希望能藉由建立資料庫,一方面用以檢證西方既有有關家庭之理論在台灣社會是否適用,另一方面 也由資料所呈現的事實中,發掘、抽離出與西方理論不同的新理論架構。
資料庫自1999年啟動以來,分別於:1999、2000、2003及2009年,在臺灣完成四群主樣本(出生年次分別為:1953-64、 1935-54、1964-76及1977-83年)的首波調查,隨後逐年進行追蹤訪問。由主樣本延伸而來的親屬關係中,子女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自 2000年開始,針對主樣本滿16歲的未成年子女設計問卷(以下稱為C問卷訪問),並進行追蹤訪問。在子女樣本滿25歲時,先以主樣本的首波調查問卷(以 下稱為RCI問卷)進行訪問,以此做為子女問卷轉換為追蹤主問卷之銜接;之後便與其他主樣本一致,以R問卷進行追蹤。
為減輕每年進行三種問卷調查的工作負荷,自2005年起,子女樣本的RCI與C兩份問卷採隔年交替的方式進行訪問。自2012年起,主樣本追蹤調查 (R問卷訪問)改以兩年訪問一次的頻率進行追訪,並與C、RCI問卷調查同時進行。而2004年與2006年與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合作,進行 「中國大陸家庭動態社會調查計畫」,作為兩岸華人家庭動態研究的基礎。
本資料檔來自《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2006年中國大陸地區調查計畫》問卷,以2004年完訪之中國上海市、福建省及浙江省1935-1976年出生 民眾為對象,進行的追蹤訪問。實地的面訪調查於2006年7月1日至9月30日間執行,完訪的樣本數為4,336案。問卷內容以台灣RR2006主樣本問 卷為基礎修改,問卷包含以下主題:生活與工作狀況、職場環境、待遇與福利;婚姻關係與配偶資料;居住安排,父母與配偶父母的居家與經濟狀況、家中慣用語 言、親屬間借貸關係;家庭決策與收支、是否領取政府補助;家人互動關係,主要衝突原因、衝突方式與解決方法;網絡與社會活動;社會態度;健康狀況,對吸菸 的態度,以及對伴隨吸菸健康問題的認識。
資料版本用途
- 第一次釋出日期
- 2011-01-31
- 最新釋出日期
- 2011-01-31
- 資料版本說明
- 用途別
- 研究用、碩博士論文、課堂練習、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語言
- 中文
文件瀏覽下載 (中文)
- 資料使用說明
- 問卷
- 過錄編碼簿
研究對象與範圍
- 計畫委託單位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計畫執行期間
- 2006-01-01 ~ 2006-12-31
- 調查執行期間
- 2006-07-01 ~ 2006-09-30
- 分析單位
- 個人
- 母體定義
- 上海、福建及浙江三個省市1935-1976年出生
- 最大樣本數
- 4336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面對面訪問
- 檔案格式
- SPSS、SAS、STATA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檢查不合理值
參考文獻格式
- 中文參考文獻格式
- 簡錦漢(2011)。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中國大陸家庭動態社會調查計畫(2006)(C00230)【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C00230-1
-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 Kamhon Kan (2011).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Data Collection in Mainland China (II) (C00230) [data file]. Available from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cademia Sinica. https://doi.org/10.6141/TW-SRDA-C00230-1
相關計畫/調查
- C00102
- 家庭動態調查:1999新抽樣本(RI1999)
- C00103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二年計畫(CI2000)
- C00103_3
- 家庭動態調查:2000新抽樣本(RI2000)
- C00103_4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二年計畫(RII2000)
- C00104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三年計畫(RIII2001)
- C00104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三年計畫(RII2001)
- C00105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四年計畫(RIII&RIV2002)
- C00105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四年計畫(CII2002)
- C00106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五年計畫(RIV2003&RV2003)
- C00106_2
- 家庭動態調查:2003新抽樣本(RI2003)
- C00139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六年計畫(RIIRVRVI2004)
- C00139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六年計畫(RCI2004)
- C00139_3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六年計畫(CIII2004)
- C00164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七年計畫(RR2005)
- C00164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七年計畫(RCI2005)
- C00170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八年計畫(RR2006)
- C00170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八年計畫(CIV2006)
- C00185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中國大陸家庭動態社會調查計畫(2004)
- C00229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九年計畫(RR2007)
- C00229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九年計畫(RCI2007)
- C00230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中國大陸家庭動態社會調查計畫(2006)
- C00256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年計畫(CV2008)
- C00256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年計畫(RR2008)
- C00284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一年計畫(RR2009)
- C00284_2
- 家庭動態調查:2009新抽樣本(RI2009)
- C00284_3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一年計畫(RCI2009)
- C00297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二年計畫(RR2010)
- C00297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二年計畫(CVI2010)
- C00298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三年計畫(RR2011)
- C00298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三年計畫(RCI2011)
- C00316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四年計畫(RR2012)
- C00316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四年計畫(CVII2012)
- C00318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五年計畫(RR2014)
- C00318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五年計畫(RCI2014)
- C00318_3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五年計畫(CVIII2014)
- C00320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RR2016)
- C00320_2
- 家庭動態調查:2016新抽樣本(RI2016)
- C00320_3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RCI2016)
- C00320_4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CIX2016)
- C00333_1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七年計畫(RR2018)
- C00333_2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七年計畫(RCI2018)
- C00333_3
- 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七年計畫(CX2018)
- C00377_1
- 家庭動態調查:2020追蹤問卷(RR2020)
- C00377_2
- 家庭動態調查:2020子女轉主樣本問卷(RCI2020)
- C00377_3
- 家庭動態調查:2020子女樣本問卷(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