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類  別:
釋出消息
發佈日期:
2023-12-05
訊息主題:
「我們的孩子健康幸福嗎?兒童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探討」資料開放

計畫主持人:林佑真教授
計畫執行單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計畫補助單位:科技部
調查執行期間:2016.03.03~2016.05.31

本計畫第一年旨在探討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心理與靈性健康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關係。使用世界衛生組織兒童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BSC)問卷進行「台灣兒童青少年健康與安適調查」。採用二階分層群集抽樣設計(two-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e design),從台灣北、中、南、東、離島五區中,按比例隨機抽取約5,003位國小六年級、國中八年級與高中、職一年級學生進行測試,實際回收4,959份有效問卷。以3,252位國中八年級及高中職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擷取問卷中之社會人口學變項(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主觀幸福感指標(生活滿意度、自覺健康情形及多重身心不適症狀)、心理健康及靈性進行研究。主要研究發現:臺灣青少年有高生活滿意度的比率約為七成五,略低於2013/2014 HBSC調查結果的平均(八成五)。約有四成四的臺灣青少年自覺健康狀況不好,高於HBSC調查結果的平均(一成六)。約有二成七的臺灣青少年有多重身心不適症狀,略低於HBSC調查結果的平均(三成六)。超過七成的台灣青少年認為「個人」與「人際」面向的靈性是重要的,只有約四成的青少年認同「超越性」面向的靈性之重要性。愈重視靈性的台灣青少年,其生活滿意度愈高、自覺健康愈好、身心不適症狀愈少、心理幸福感愈高。靈性中的「個人」面向是預測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健康的最重要預測因子。

第二~三年採用質化研究的方式,依據2016年「台灣兒童青少年健康與安適」調查發現,深入探討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心理與靈性健康的概念與看法,並分析潛在的家庭、學校與同儕等社會脈絡因素的影響。自北部地區徵求有意願參與質性訪談的國小與國中各2所,徵募4所學校,每校各選取國小6年級以及國中8年級高中職一年級2個團體共8個團體,每個團體6-8名學生、男生22人女生25人,共47位學生參與焦點團體討論。採內容分析方式,將訪談內容整理歸類後,依主題與概念加以分析討論。學生普遍以考試與課業壓力多寡、與家人和同儕的關係以及家庭經濟狀況來評估生活滿意度。目前最困擾受訪者的身心不適症狀為易怒和脾氣暴躁,主要原因為手足相處問題、個人情緒管理以及朋友間的情緒覺察。多數學生認為尊重他人是人際相處最重要的部份,上過生命教育的活動或課程的學生對生活有意義或有目標較有明確與正向的看法,學生普遍較無靜坐冥想或祈禱的經驗,對於較高層次的精神或靈性力量,多數認為是怪力亂神。

開放項目計有:資料使用說明、問卷、資料檔(SPSS、EXCEL)、過錄編碼簿及報告書。

資料瀏覽
E10459 我們的孩子健康幸福嗎?兒童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影響因 素之探討

追蹤清單
下載(0)
申請(0)
遠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