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目的期望從混沌理論的研究來建構一套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評鑑指標,作為協助國民小學教師有效班級經營之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首先由蒐集、閱讀、整理、分析及歸納「混沌現象敏銳度」、「班級經營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文獻探討,之後透過教室訪視、教師訪談、校 長主任組長座談及實務工作者的諮詢會議等方法,來對研究主題進行探究。歸納其向度:1.蝴蝶效應敏銳度、2.混亂起源敏銳度、3.驅散結構敏銳度、4.隨 機龐雜震撼敏銳度、5.奇異吸子敏銳度、6.迴路遞移對稱敏銳度、7.回饋機制敏銳度,編製「國民小學教師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量表」進行研究,建構的混沌 理論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評鑑指標。並以台北市、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驗證本研究所建構的混沌理論在班級經營評鑑指標的建構情形,分析本研究 問卷的信度與效度。之後再修訂成正式問卷施測,分別以描述、t 考驗、變異數分析、線性結構關係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資料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如下: 一、「混沌理論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評鑑指標」量表各向度與總量表之內在相關佳考驗量表各向度與總量表之內在相關是為了探討本量表的內在結構是否良好。 本研究預試問卷分析發現:各向度內在相關皆達顯著水準,其與總量表相關程度分別為 .784、 .789、 .818、 .680、 .814、 .785 、 .893,可見本量表之內在結構良好。 二、「混沌理論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評鑑指標」量表各向度因素分析結果佳在於量表各向度題目的反應,採用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因素,以eigenvalue值大於1者為選入因素參考標準,其因素負荷量從 .3400至 .8820 ,每題之因素量皆大於 .3000,顯示本量表各向度之題目佳,可見本量表之各題目良好。 三、「混沌理論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評鑑指標」量表各題與各向度及總量表之內在相關分析結果佳考驗各題與各向度之內在相關,從 .5770至 .8680,皆達 .01之顯著水準,可見各題與各向度之結構良好。其次,也考驗各題與總量表之內在相關從 .4700至 .6950,皆達 .01之顯著水準,可見各題與總量表之結構良好。 四、「混沌理論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評鑑指標」量表的信度分析佳考驗「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各向度的內部一致性:各向度Cronbachα係數達從 .7300至 .9200,顯示本量表之總量表及各向度內部一致性高,信度佳。另為瞭解每題之「校正後項目整體相關」及「單題刪除後α係數減低情形」, 以作為編製正式問卷選題之依據。 五、「混沌理論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評鑑指標」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佳從本研究國民小學教師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總量表與七向度之結構模式的研究發 現,在模式基本適配標準評鑑結果佳、模式整體適配標準評鑑結果佳、模式內在結構適配標準評鑑結果佳,三者都支持本研究之結構模式之成立。因此,也可以支持 和解釋國民小學教師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總量表與七向度之結構模式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存在。歸納本研究之結果發現如下:顯示出前述七個測量變項,均能測到相同 的潛在因素 (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 )。測量模式圖的涵義可以解釋如下:當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之「蝴蝶效應敏銳度」愈佳、「混亂起源敏銳度」愈佳、「驅散結構敏銳度」愈佳、「隨機龐雜震撼敏 銳度」愈佳、「奇異吸子敏銳度」愈佳、「迴路遞移對稱敏銳度」愈佳、「回饋機制敏銳度」愈佳,則「推」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的力量也愈強。此結果將本研究中 「國民小學教師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總量表與七向度之測量模式」假設予以結構化,顯示出其建構效度佳。 六、教師背景變項在教師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得分上的差異情形本研究發現:在教師人口變項中,「性別」、「年齡」、「服務年資」、「現任職務」、「任教年 級」在教師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的得分具有顯著差異,分析其內涵女性教師優於男性教師、年齡長者較優於年紀輕者、資深者優於資淺者、兼行政教師優於未兼行政 教師、任教二年級教師優於任教其他年級教師。但在「最高學歷」、「班級人數」則未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七、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與班級經營效能的互動關係研究模式適配情形佳本研究發現:經由考驗模式基本適配標準評鑑、模式整體適配標準評鑑結果、及模式內在結 構適配標準評鑑結果之指標分析發現,本研究國民小學教師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與班級經營效能的互動關係模式適配情形良好,其結果支持本研究理論模式之成立。 八、國民小學教師之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對班級經營效能具有顯著的影響力本研究發現:在「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至「班級經營效能」的主要徑路上,徑路係數 .74,其t值為 10.86,已達.001顯著水準。亦即「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上游潛在變項對「班級經營效能」下游潛在變項具有顯著的影響效果。由此結果,可以看出教師 教室混沌現象敏銳度對班級經營效能的影響力很大,其影響力係數高達.74。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加以分析,形成結論並加以討論,提出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國小校長、教師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Providing Unit |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陳木金 |
研究主題: | 教育研究 量表 |
Funding Agency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Span of Project Execution | Aug. 1, 1999 ~ July 31, 2000 |
Span of Investigation | Jan. 1, 2000 ~ June 30, 2000 |
Universe | 台北縣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 |
Survey Type | 抽查 |
Sample Design | 郵寄自填問卷 |
Valid Sample (max) | 716 |
Original Open | Nov. 7, 2002 |
Latest Open | Nov. 7, 2002 |
Usage Conditions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Availability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Data Validation & Content Checks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89038.pdf |
問卷: | E89038q.pdf |
報告書: | E89038r_1.pdf E89038r_2.pdf |
過錄編碼簿: | |
Data Format | SPSS |
[The reference format required by different journals or papers may vary; adjustments can be made as nee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