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架構採取比較方法四階段,首 先在「描述」與「解釋」階段,透過歷史研究、文獻探討與內容分析,蒐集並深讀各國有關實習輔導教師理想特質與甄選方式之相關文獻,以尋繹其實施實習輔導教 師之理念與實務。其次,運用比較研究方法中的「並排」階段,將不同國家的資料進行初步的對比,以建立進行比較的規準;在「比較」階段則對各國教育資料進行 跨國界同時分析,以形成我國實習輔導教師理想特質與甄選方式之初步方案。第三、運用專家座談法,瞭解學者專家和教育工作人員的意見與建議,藉以統整與修正 問卷內容。第四、進行問卷調查工具的編製、預試與正式施測調查,擬定「我國實習輔導教師理想特質與甄選方式調查研究問卷」作為調查工具,並以實習輔導教師 及實習教師等兩類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最後,根據各種研究方法所得資料,加以綜合、比較、分析和歸納研究結果,完成本子計畫之研究報告撰寫,並提出研究建 議,以提供我國未來適當地遴選理想的實習輔導教師之依據。 本研究根據兩份研究問卷「實習輔導教師用卷」和「實習教師用卷」均分成兩部份,一為基本資料,一為問卷內容。問卷內容部份,「實習輔導教師用卷」和「實習 教師用卷」的問題題項都是一樣,便於將調查結果統計時可作交叉分析,且每題最後有「其他」一項供填答,避免封閉式題目可能的不周延。內容共分為如下四大題 項:(詳細內容請參見附件問卷)本研究於民 87 年 11 月以郵寄方式將問卷分別寄給抽樣之實習輔導教師和實習教師。問卷採不記名方式填答後,以所附之回郵寄回本研究小組統計分析。兩份問卷的調查對象分佈於台灣 省各縣市和台北市、高雄市。(惟實習輔導調師部份缺少新竹市、新竹縣、澎湖縣和金門縣等四個縣市。)寄發對象包括幼稚園、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學、 完全(綜合)中學、高級職業學校,以及啟智學校等。實習輔導教師之問卷共寄發 338 份,回收 176 份,回收率 52.07%,扣除無效問卷2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51.48%。實習教師之問卷共寄發 1996 份,回收1011 份,回收率 50.65%,扣除無效問卷 5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50.40%。問卷回收後即進行編碼和登錄工作,將資料鍵入 PE2 軟體,並使用社會科學套裝軟體 SPSS
C(Statistical Package of Social Science/ Personal Computer) 加以統計處理。所採用的統計方法為: 1.使用次數分配和百分比,分析樣本的個人特性和調查內容各層面的分佈情形。 2.使用卡方檢定比較不同性別、年齡、學歷,以及身份(實習輔導教師和實習教師)等百分比的差異情形。
Providing Unit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李奉儒 |
研究主題: | 教育研究 兒童與青少年 政治 |
Funding Agency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Span of Project Execution | Aug. 1, 1997 ~ Jan. 31, 1999 |
Span of Investigation | Nov. 1, 1998 ~ Nov. 30, 1998 |
Universe | 台灣省各縣市、台北市及高雄市幼稚園、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學、完全(綜合)中學、高級職業學校,以及啟智學校之實習輔導教師與實習教師 |
Survey Type | 抽查 |
Sample Design | 郵寄自填問卷 |
Valid Sample (max) | 1006 |
Original Open | March 14, 2001 |
Latest Open | March 14, 2001 |
Usage Conditions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Availability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Data Validation & Content Checks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87116.pdf |
問卷: | E87116q_1.pdf E87116q_2.pdf |
報告書: | E87116r.pdf |
過錄編碼簿: | |
Data Format | SPSS |
[The reference format required by different journals or papers may vary; adjustments can be made as nee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