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調查針對2022年9月18日14時44分於池上發生規模6.8的極淺層地震對花蓮及臺東地區造成衝擊,進行災後家戶電話訪查。針對民眾減災、臨震、應變及復原情況做全盤了解,共撥打342,596通電話,完成3,564份有效樣本,訪問成功率為31.8%、拒訪率為13.0%,抽樣誤差在95%信賴水準下,約在正負2%之間。本次調查將母體分為兩群,震度四級區及五弱以上地區。調查結果除顯示五弱地區數據外,另外也呈現總樣本(四級與五弱以上地區)的數據,可供比較。結果發現震度越強,民眾臨震有反應的比率顯著越高,但因為花東地區人口老化程度高,75歲以上高齡者、男性、教育程度偏低的群體,震後較無反應動作,未來防震推廣可以此為依據鎖定特定群體加強推廣。此外,因為民眾自我認知建物安全性高低會影響其是否從事減災,因此建議可利用「認識自宅耐震能力」的方式,促使民眾更有意願進行防震減災的作為。同時,調查也發現地震五弱區投保基本地震險的比率偏低,僅11.5%,又屋齡皆高,在34-50年間,更顯示出花東地區的社會脆弱性,其他調查結果詳見報告內容。
提供單位: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研究主題: | 環境與氣候變遷 |
計畫委託單位: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計畫執行期間: | |
調查執行期間: | 2023年5月26日 ~ 2023年7月26日 |
母體定義: | 0918池上地震當時位於調查範圍內,且受訪當下年滿18歲以上的民眾。 |
調查類型: | 抽查 |
調查方式: | 電話訪問 |
樣本數: | 3564 |
首次釋出日期: | 2025年7月15日 |
最新釋出日期: | 2025年7月18日 |
資料用途別: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取得方式: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SRDA資料整理方式: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D00264.pdf |
問卷: | D00264q.pdf |
報告書: | D00264r.pdf |
過錄編碼簿: | D00264c.pdf |
資料檔格式: | SPSS, STATA, CSV |
【各期刊或論文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可視需求自行調整】
2023
0918池上地震:花東地區地震認知與避難行為調查2019
莫拉克颱風社會衝擊與復原調查(第五期)2018
0823熱帶低壓水災撤離與收容調查2018
0206花蓮地震:地震感知與避難行為調查2016
2016天然災害社經影響家戶調查:0206震災2015
莫拉克颱風社會衝擊與復原調查(第四期)2012
莫拉克颱風社會衝擊與復原調查(第三期)2011
莫拉克颱風社會衝擊與復原調查(第二期)2010
莫拉克颱風社會衝擊與復原調查(第一期)2008
天然災害社會、心理、經濟影響:柯羅莎颱風2007
九十六年天然災害社會、心理、經濟影響調查:恆春地震2006
九十五年天然災害社會、心理、經濟影響調查:水災與龍王風災2006
九十五年台灣地震災害之風險知覺調查2005
94年天然災害社會經濟衝擊與風險知覺調查2004
93年水災與土石流風險認知調查電話調查
面訪調查
網路調查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