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我國學校體育發展(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指標之建構理論與實際情況,並進一步提出二十一世紀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指標的可行途徑。 研究步驟,擬由建構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指標的基本概念出發,並配合理論的探討與分析,再進行現階段學校之實證研究後,提出有系統之數學模式,以做為未來我國 學校體育發展的追蹤,或體育政策制定之參考。 學校體育發展指標具有澄清與指示的作用;尤其,對學校中的體育目標、體育課程、體育教學與體育評鑑存在著檢視的功能;因此,本研究透過150所學校的問卷 調查,希望能驗証出各級學校(國小、國中、高中、專科、大學)之體育發展指標的差異性和特質,以作為各級學校未來體育發展的參考和依據。 本研究經問卷調查後發現,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指標共有十個向度包括:行政組織效能、體育課程規劃、體育教學實施、課外活動、訓練競賽績效、場地設備、器材管 理、特殊體育、體育師資水準、學術 研究成果;而這十個向度經由迴歸方程式的檢測之後,得到我國各級學校體育發展指標建構之數學模式為:Y(學校體育發展指標)= 57.02(行政組織效能)+ 64.83(體育課程規劃)+ 47.29(體育教學實施)+ 38.14(課外活動)+ 12.09(訓練競賽績效)+ 48.27(場地設備)+ 33.01(器材管理)+ 9.83(特殊體育)+11.54(體育師資水準)+ 16.73(學術研究成果)。 從以上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知,我國未來各級學校體育如果希望能正常的發展,那就必須透過體育發展指標的驗證和檢測,才能使學校的體育目標,得到充分的 實踐與落實。
Providing Unit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理通識學科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陳鎰明 |
研究主題: | 教育研究 |
Funding Agency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Span of Project Execution | Aug. 1, 1998 ~ July 31, 1999 |
Span of Investigation | Oct. 1, 1998 ~ Oct. 24, 1998 |
Universe | 台灣地區各縣市學校(各級學校) |
Survey Type | 抽查 |
Sample Design | 郵寄自填問卷 |
Valid Sample (max) | 6753 |
Original Open | Aug. 18, 2000 |
Latest Open | Aug. 18, 2000 |
Usage Conditions | 研究用, 碩博士論文, 課堂練習, 教學用 |
Availability | 一般會員、院內會員直接下載 |
Data Validation & Content Checks | 建置後設資料 檢查不合理值 |
資料使用說明: | E88026.pdf |
問卷: | E88026q.pdf |
報告書: | E88026r.pdf |
過錄編碼簿: | |
Data Format | SAS |
[The reference format required by different journals or papers may vary; adjustments can be made as nee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