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是紓壓的好幫手,還是逃避事情的管道?

消息附圖

發布日期:July 3, 2024
最後更新:July 2, 2024, 11:56 a.m.
點擊次數:278


你有在玩電腦或手機遊戲嗎?過去,社會容易將電玩遊戲和網路成癮畫上等號,家長擔心孩子花費太多時間在網路遊戲。然而,隨著對電玩的認識逐漸改變,電玩不僅被視為一種職業選擇,也是種新興體育運動,甚至成為2022年杭州亞運的正式項目,2024巴黎奧運也曾討論將其納為競技項目。

根據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TCS)「第三期第一次:傳播與公民社會:公民與政治傳播」(2022年)的資料,在台灣,有40%的民眾(18歲以上受訪者)會玩包含手機小遊戲在內的電玩遊戲;其中每位民眾每星期平均花約5.5個小時在電玩遊戲。有81.7%的民眾玩電玩遊戲的主要動機為「放鬆、紓壓」,55.2%的民眾為「娛樂、好玩、刺激」,26.9%的民眾認為透過電玩遊戲可以「讓我跟朋友互動」,且無論男女,玩電玩遊戲的主要原因和動機前三名皆相同。

而不同年齡層的玩家在動機上有些許差異。TCS「2020年臺灣青少年電玩遊戲行為概況」的調查顯示,青少年玩家(9-17歲的受訪者)的遊戲動機前三名為「娛樂、好玩、刺激(89.16%)」、「享受和別人競爭的感覺(59.36%)」、「讓我跟朋友互動(55.37%)」。其中,高中職玩家和國中玩家因「逃避事情」而選擇電玩的差異最大,分別為31.02%和19.28%。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2023年的報告,12.2%學生的壓力程度達嚴重以上,高中生的壓力程度嚴重以上(16.0%)更是將近國中生(8.2%)的兩倍。兒盟的報告同時指出,青少年遇到困擾時,最常和同學朋友討論外,有9.8%的學生選擇找網友,高於找輔導老師等專業人士討論(5.6%)。電玩遊戲是否扮演高中職玩家尋找網友以排解壓力的管道呢?


歷年相關計畫/調查瀏覽: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參考訊息


  1. 「電玩遊戲男女大不同」-男女電玩遊戲行為探討

  2. 【二期四次(2020年)圖像化報告】主題五:臺灣青少年電玩遊戲行為概況

  3. 兒童福利聯盟(2023)。2023年臺灣國高中生心理健康調查結果。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544 


回最新消息


More news

消息附圖
台灣生育率新低:越來越多民眾同意婚後不一定要有小孩

Jan. 13, 2025

內政部上週五(1/10)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新生…...More

消息附圖
司法院大法官要做什麼?民眾對大法官的職責認知出現誤解?

Jan. 10, 2025

去年(2024)底,立法院針對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進行…...More

消息附圖
台灣YouTube推出學習課程!民眾喜歡在YouTube上課嗎?

Dec. 31, 2024

今年3月時,台灣YouTube宣布推出「學習課程 (Cou…...More

Center for Survey Research, RCHSS, Academia Sinica
No.128, Sec. 2, Academia Rd., Nangang Dist., Taipei City 115201, Taiwan
Tel: 886-2-27871829
Email: srda@gate.sinica.edu.tw
Copyright © 2024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and Security Policy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我知道」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