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Aug. 5, 2024
最後更新:Aug. 5, 2024, 9:02 a.m.
點擊次數:31
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下稱SRDA)自1994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蒐集臺灣重要的調查資料,並使其能夠有效的被再利用,進而對學術社群有所貢獻。為求確保資料是以負責、完整的方式保存、管理與開放,對於資料從蒐集到開放的整段過程,SRDA整理如下圖「資料整理程序」,說明從資料入庫至開放階段,SRDA所提供的支援服務項目、流程和所需時間,協助研究人員及資料使用者更深入地了解SRDA於調查資料管理的工作流程。
圖1、資料整理程序
一、資料寄存諮詢與協助(工作時間:2~4週)
首先,SRDA典藏的所有調查資料皆需取得資料著作權人、其所屬機構同意授權,將資料提供予SRDA重製、保管及開放。目前能以線上寄存及紙本掛號寄送兩種方式提供授權書。資料寄存的內容除了原始資料檔案、調查執行或研究成果報告之外,還需提供基本相關文件項目(如調查問卷、相關說明文件等),在準備提交資料的過程中,如有不清楚之處,SRDA皆有準備操作範例或FAQ網頁供查詢。
二、隱私資料識別風險評估及寄存後諮詢(工作時間:2~4週)
若資料含有隱私、敏感資訊,可向SRDA工作同仁進一步諮詢,討論資料分級開放的方式(公共版、標準版、限制版)或設定資料取用限制,將使用對象限定在較嚴格的會員申請審查方式,同時亦提供限制性資料遠距服務(Remote)或現場使用(Onsite)供作選擇。
資料寄存後,首要檢查資料中是否有涉及個資、隱私資訊,以確認資料是否有公開揭露的問題,其目的在於確保受訪者隱私沒有被揭露的風險。評估資料隱私結果並選擇採用何種去識別化處理或轉換技術後,讓資料不再具有直接或間接識別性;並向寄存者取得任何缺漏的文件或檔案,以補齊資料文件不足之處。
三、資料管理與品質控管 (工作時間:2~20週)
為確保提供給使用者的資訊足夠讓其瞭解資料是如何產生、及各個數值代表的意義,準確且完整的描述說明可以確保以後開啟檔案時,能清楚理解檔案內容。我們所採取的作業程序包括:
四、資料開放共享(工作時間:2~4週)
為致力於讓資料開放共享變得簡單易懂,SRDA網頁將上即時發佈有關資料開放的最新消息,讓大眾能夠迅速瞭解有關調查資料檔和相關文件的資訊。
五、資料使用支援服務(工作時間:持續)
為確保資料能夠有效地被研究人員使用,提供了幾項重要的資料使用支援服務:
六、資料再利用(工作時間:持續)
著重於將學術調查資料庫的價值最大化,讓更多的研究者受益。以下是有關提升資料再利用的相關資訊:
整體而言,SRDA透過一系列符合國際資料治理規範要求的流程和步驟,讓研究人員可以在這個框架下安全使用實證資料,創新研究成果。與此同時,開放資料科學的重要性已成為國際學術研究的發展主軸,各國紛紛建立研究資料基礎設施,讓研究者能夠應用此設施為社會帶來實質效益。
Mor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