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站上體重機?「自認肥胖」的人更常搜尋健康相關資訊

消息附圖

發布日期:2025年9月17日
最後更新:2025年9月15日 15:58
點擊次數:122


比起不知道自己肥胖的人,自我知覺肥胖者可能對健康議題更敏感、更關注自己的健康,因此有更高的動機執行健康相關行為。然而體重汙名 (weight stigma) 可能會成為這其中的阻礙。

林宗瑩等人 (2024) 使用 #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TSCS) 2021第八期第二次:健康與醫療照顧組的調查資料,探討了肥胖、體重污名、網路使用以及生活品質的關係。研究發現:
cheeky 較高的肥胖與較低的生活品質有關。
cool 較高的社群媒體使用頻率與較高的心理生活品質有關。
angel 自我知覺肥胖者比自我知覺不肥胖者更常上網搜尋健康相關資訊。而若以BMI≧27來區分是否肥胖,兩組的健康資訊搜尋頻率無顯著差異。
surprise 在自我知覺肥胖組中,較高的體重汙名與較低的心理生活品質有關,但此關係在以BMI定義的肥胖組中無關。也就是說自我知覺肥胖者可能更容易受體重汙名的負面影響。


體重汙名是指因為他人的體重,而對其有偏見或歧視。肥胖者可能因為害怕在運動時接受到評價而避免運動,導致肥胖和不健康習慣的惡性循環。因此研究建議:
1. 加強對自己體重的正確認知。肥胖卻不自知可能導致錯失盡早進行體重控制的機會。
2. 透過使用社群媒體可能有助於改善肥胖者心理生活品質,但需要宣導如何正確地使用社群媒體,避免比較、評論他人身材。
3. 重視體重汙名的影響,若身邊有需要進行體重控制的家人、朋友,要注意自己對肥胖的偏見和歧視可能降低其進行健康行為的動機。


歷年相關計畫/調查瀏覽: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參考訊息

Lin, C. Y., Latner, J. D., Rozzell-Voss, K. N., Huang, P. C., Tsai, Y. C., Pakpour, A. H., Weng, H. C. (2024). Associ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with internet use and weight stigma across individuals with obesity and those without obesity: Role of self-perception. Acta Psychologica, 244, 104203.



https://doi.org/10.1016/j.actpsy.2024.104203



吳齊殷(2022)。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21第八期第二次:健康與醫療照顧組(C00390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doi.org/10.6141/TW-SRDA-C00390_2-1




回最新消息


More news

消息附圖
不要拿走我的小被被!有依戀物陪伴可以降低學習焦慮

2025年9月24日

你也有一條絕對不能洗的小被被嗎?小編使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More

消息附圖
選輸憤恨不平?還是選贏得意忘形?政治效能感如何影響選民的的情感分歧

2025年9月22日

民主選舉就像一長漫長的競賽,熱情的選民對候選人投注大量關注…...More

消息附圖
老人家邊罵政府,卻又同時更信任政治?

2025年9月19日

你能想像一天到晚抱怨政策,批評政黨的長輩,其實非常信任政治…...More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115201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Tel: 886-2-27871829
Email: srda@gate.sinica.edu.tw
Copyright © 2024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與安全政策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我知道」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