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年9月24日
最後更新:2025年9月15日 17:39
點擊次數:25
你也有一條絕對不能洗的小被被嗎?小編使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 36月齡組第一波到第四波資料題目:「這孩子是否有固定讓他覺得安全而且常帶在身邊的物品 (變項 pfb11) ?」了解到台灣同一群幼兒中,3歲時擁有無生命依戀物的幼兒數僅有1.7%,而成長到5歲時比例增加到7.7%。
過去研究發現在陌生的學習環境中,有「無生命依戀物 (attachment objects,例如安心小被被)」陪伴可以降低焦慮並提升學習表現,並且它的安心效果跟母親陪同一樣好。而沒有依戀物陪同,或者有無生命物陪同但對它並不依戀,則沒有此安心效果 (Passman, 1977)。
初次進入幼稚園時,對3~6歲的孩子來說這可能是第一次離開親人,加入完全陌生的學習環境家長可以考慮讓孩子帶著他的小被被一起上學,這有助於降低陌生環境帶來的焦慮。無需一直拿著小被被,只要放在旁邊就有安心效果
小提醒:無生命依戀物在青少年至老年人影響的過去研究結果很不一致,目前無足夠證據證明是否該鼓勵孩子在長大後維持與依戀物的依戀關係。
參考訊息
Passman, R. H. (1977). Providing attachment objects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reduce distress: Effects of mothers and security blanke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3(1), 25–28.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13.1.25
Mor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