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年8月18日
最後更新:2025年8月21日 15:27
點擊次數:737
當滑手機成為日常習慣,網路早已不只是工具,而是很多人用來表達自我、獲得認同的主要方式。但越是依賴網路,我們真的越快樂嗎?
使用2021年「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Taiwan Communication Survey, TCS)的資料,針對2,196 筆有效樣本,進行結構方程模型(SEM)分析「網路依賴」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 網路依賴程度越高,主觀幸福感越低(β = -0.15,p < .001;模型:R² = .023)
然而,深入分析後我們發現:
這樣的負向關係,有部分是透過「社會支持感」間接發生的(間接效果:β = -0.046,p < .001;完整模型:R² = .279)
換句話說,當人們愈依賴網路,他們實際感受到的社會支持也可能較低,進而與他們對生活的滿意與快樂感受呈現負相關。 這代表什麼?
網路依賴不只是科技使用習慣,更可能反映出人際支持感的流失。當人們更傾向透過網路尋求情感寄託、逃避壓力,他們也可能減少與現實生活中重要他人的連結,導致支持感下降,進而影響幸福感的評估。 下次當你感覺空虛時,別急著滑開手機,
也許,撥個電話給朋友或家人,會是更有效的「充電方式」。 小提醒:這次分析主要是資料的初步探勘,還沒有完整理論基礎支撐。如果想更深入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還需要更多文獻與資料來補充喔!
參考訊息
Mor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