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電子報」 - 最新消息
發行日期: 2010-09-09
 【資料開放消息】
  • 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的親師互動及其子女自我效能與學校生活之橫斷與縱貫探究
    計畫主持人:吳毓瑩
    計畫執行單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所)
    經費補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執行期間:2005/01/01~2007/07/31

    本計畫之目的在瞭解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的學校成就、學校生活感受、家長參與、與家庭背景對於子女學習成就的影響,以及追蹤三年之後的變化。透過對照組的蒐集,本研究控制子女之父親(亦即新移民女性的配偶)之相同教育背景,我們企圖瞭解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的家庭與子女在學校學業成就所經歷的路徑內容為何?是否與本地家庭有不一樣的模式?

    研究樣本取自台北縣、桃園縣、台中縣(都會地區)以及澎湖縣、雲林縣、與屏東縣(非都會地區)共六縣市,第一年自1,152名新移民子女以及1,091名對照組中,回收652以及627份問卷,第二年回收808與784份問卷,第三年回收958以及888份問卷,平均回收率為76%。子女、家長、以及老師分別填寫相關問卷後,研究結果如下:

    1. 關於學業成就,國語與數學狀況為:第一年調查時,新移民女性子女國語學業成就班級排名在中間偏後之處,大約百分等級46左右,約比相同父親教育背景的本地子女低2到3個名次;但在第二年與第三年調查時,隨著年級升高,小學部分之國語表現大約提升了1個名次,本地子女則稍微降低;國中部份則小六學生在第一年調查時落後本地子女約5個名次,在升上國中八年級後,與本地子女沒有顯著差異,平均名次位於班上中間。就數學而言,第一年調查時,新移民女性子女之平均比本地對照組低3個名次。調查三年來新移民子女雖不如本地子女之表現,但因新移民子女退步較少而本地子女退步較多,使兩組之差異逐漸縮小,平均約落後1個名次。  
    2. 兩組學生在學習的情意狀態上,大部分面向都在中間值以上,惟有學習方式低於中間值。兩組的差異,在調查第一年時,新移民子女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課程環境」、「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上感受較低。但追縱第三年後,大部分面向已無顯著差別,僅「學習習慣」是新移民子女三年以來皆略低於本地子女的現象。自我效能新移民與本地子女差異不大,基本上都會區學生的感受優於非都會區學生。
    3. 學習情意狀態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相關值從.13到.41之間。一般而言學習效能與成就之關聯較高,位於.2到.4,新移民子女與本地子女國語成就與學習效能之相關差不多,平均關聯為.29與.28;新移民子女與本地子女數學成就與學習效能關聯類似,皆為.35。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的關聯大體上較學習效能與成就的關聯低,三年來平均新移民子女又較本地子女低些(國語.21比.28;數學.18比.23)。
    4. 在家長參與上,新移民母親參與子女教育的情形略低於本地母親,主要呈現於「親師溝通」與「家中參與」面向上;學校活動的參與新移民母親與本地母親無差異,但都會區參與頻率多於非都會區。就具體的家中功課指導而言,新移民家庭中,最多數指導者為父親,佔31%,但隨著子女年級升高,逐年降低至22%;本地父親大約有10%的會指導孩子的功課。本地家庭的功課指導者最多為母親,同時也逐年降低,從48%到38%。
    5. 在學習資本如何影響學業成就之探討上,本研究發現新移民與本地子女大致相同:學習成就之影響來源為家庭內社會資本以及學校人際,而此二變項又都與家庭之社經地位有關聯。換言之,社經地位與家長是否投入較多的時間關心子女、管教子女,以及學校中同儕的合作、協助與老師的支持、鼓勵有關係,這些現象又都有助於學業成就表現。
    本研究最後結論新移民子女在校表現大體上低於本地子女之表現,然而約2、3個名次的差異,在實質上並無意義,且趨勢呈現新移民子女在國語成就上之退步較本地子女緩和,兩組差異逐漸縮小。在控制父親教育背景之後,新移民子女之情意、成就、學校人際、管教等相互影響上,與相同背景之本地子女類似。關於新移民子女之成就以及生活適應的憂慮,研究者認為應該擴大為社會上有類似社經背景且相對弱勢族群之關懷。

    釋出項目計有:問卷檔、原始數據資料檔、SPSS資料檔、過錄編碼簿、次數分配表、與研究報告書。

    <<top

  • 旅遊網站服務品質衡量方式之比較性研究
    計畫主持人:何昶鴛
    計畫執行單位: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經費補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執行期間:2004/08/01-2005/07/31

    服務品質衡量的課題在遊憩、觀光與旅遊學術領域與其實務應用上一直深受重視;儘管SERVQUAL最廣受應用,其他衡量方式包括:SERVPERF(Cronin & Taylor,1992)以及非差異之服務品質衡量方法(Non-difference score,NDS)(Brown、Churchill & Peter,1993)亦曾被發展並實證模式優於SERVQUAL。然而究竟是哪一個衡量方法是最佳模式並未獲得一致性看法。此三種衡量方式對服務品質的觀念性詮釋與操作型定義與資料收集上均不相同;而影響評估量表之型式與問卷長度,對於衡量工具之應用影響甚鉅;因此,進行學術研究探討、比較衡量方式之優劣,釐清相關問題,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

    本研究以自行發展並已實證具有高度穩定性之評估構面與題項之旅遊網站服務品質評估量表,參考SERVQUAL、SERVPERF 與NDS三種衡量方式其問卷型式分別發展相關之衡量工具,以大規模之網路問卷調查收集實證研究所需之資料,對於此三種衡量方式在其信度、建構與收斂效度,以及預測能力進行比較。綜合分析結果SERVPERF明顯優於其他二種衡量方式。研究結果實證無須使用二組題組分別衡量受訪者對服務品質之感受與期望,亦即以服務品質之感受即可代表對於服務品質之評價。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增進對於服務品質衡量方式之了解,可使量表設計大為簡化,問卷長度亦可大幅縮短,提供旅遊網站實務工作者應用服務品質衡量工具更加便利。

    <<top

  • 靈性健康與壓力、憂鬱傾向、健康促進行為之研究(Ⅱ)
    計畫主持人:蕭雅竹
    計畫執行單位: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系
    經費補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執行期間:2004/8/1~2005/7/31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護生靈性健康狀況,並了解護生靈性健康與臨床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及健康促進行為之關係。研究設計採橫斷式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利用等機率比例分配方式抽出護理高年級學生。利用結構式問卷含靈性健康量表、實習壓力量表、貝克憂鬱量表及健康促進量表進行資料收集。經等比率抽樣共有台灣北、中、南部地區1276名護理學生參與本研究、平均年齡20.10歲。研究對象之靈性健康得分為181.22分、護生的人口學變項與情境經驗與靈性健康有關。研究對象靈性健康得分別與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呈負相關,與健康促進行為呈正相關,利用回歸分析在控制人口學與情境經驗等變項後,靈性健康仍是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及健康促進行為的重要預測變項。顯示靈性健康可以被視為一種保護因子、調適能力、社會支持之來源、導引生命意義實現之力量,進而成為影響研究對象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及健康促進行為的重要因素。

    <<top

  • 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國三樣本(J3)第四波、國一樣本(J1)第五波
    計畫主持人:伊慶春
    計畫執行單位: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經費補助單位:中央研究院

    本計畫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家庭與生命史研究群的一項為期五年的貫時性研究計畫,名為:「從青少年時期至成年初期的健康行為調適:家庭、學校與社區間的交互關係」,目的在探討這段時期的青少年的成長歷程是如何受到家庭、學校與社區的交互影響,以致影響到個人在成長時的身心調適。本研究於2000年開始執行,針對台北縣市與宜蘭縣的國一與國三學生進行連續五年的追蹤調查,以便同時顧及地域及學制上的差別。今年(2003年)為本計畫第四年之追蹤調查,本研究將分別從家庭、學校與社區的影響進行探討。針對同一個受訪對象連續追蹤五年,以期望建立一個記錄青少年發展軌跡的獨一無二的資料庫,對提昇國內這方面的學術研究,以及當局制訂政策時都將有所助益。

    目前已完成第四年青少年(w4j3s)和家長(w4j3p)資料的整理工作,釋出項目計有:問卷、過錄編碼簿、SPSS資料檔、STATA資料檔、次數分配表、督導手冊及訪員手冊等。

    <<top

  • 交通部觀光局『民國97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
    本研究旨在瞭解97年國人旅遊動向、滿意度、消費情形及分析國人選擇在國內、外旅遊間之交互影響情形,並估算國人國內旅遊支出與出國旅行支出,以供有關單位規劃與改善觀光設施、提昇旅遊服務品質及訂定觀光發展策略之參考。調查對象為居住於臺閩地區年滿12歲及以上的國民。而調查以國人國內旅遊資料為主,出國旅遊資料為輔,以電話訪問方式進行,採分層隨機抽樣方法。

    釋出項目計有:問卷檔、原始數據資料檔、過錄編碼簿、SAS程式檔、SPSS程式檔、SPSS資料檔、STATA資料檔。

    <<top

 
115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電話:(02)27871829 傳真:(02)27881740 srda@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