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類  別:
釋出消息
發佈日期:
2010-09-06
訊息主題:
『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的親師互動及其子女自我效能與學校生活之橫斷與縱貫探究』資料開放
計畫主持人:吳毓瑩
計畫執行單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所)
經費補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執行期間:2005/01/01~2007/07/31
 
  本計畫之目的在瞭解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的學校成就、學校生活感受、家長參與、與家庭背景對於子女學習成就的影響,以及追蹤三年之後的變化。透過對照組的蒐集,本研究控制子女之父親(亦即新移民女性的配偶)之相同教育背景,我們企圖瞭解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的家庭與子女在學校學業成就所經歷的路徑內容為何?是否與本地家庭有不一樣的模式?
  研究樣本取自台北縣、桃園縣、台中縣(都會地區)以及澎湖縣、雲林縣、與屏東縣(非都會地區)共六縣市,第一年自1,152名新移民子女以及1,091名對照組中,回收652以及627份問卷,第二年回收808784份問卷,第三年回收958以及888份問卷,平均回收率為76%。子女、家長、以及老師分別填寫相關問卷後,研究結果如下:
  1. 關於學業成就,國語與數學狀況為:第一年調查時,新移民女性子女國語學業成就班級排名在中間偏後之處,大約百分等級46左右,約比相同父親教育背景的本地子女低23個名次;但在第二年與第三年調查時,隨著年級升高,小學部分之國語表現大約提升了1個名次,本地子女則稍微降低;國中部份則小六學生在第一年調查時落後本地子女約5個名次,在升上國中八年級後,與本地子女沒有顯著差異,平均名次位於班上中間。就數學而言,第一年調查時,新移民女性子女之平均比本地對照組低3個名次。調查三年來新移民子女雖不如本地子女之表現,但因新移民子女退步較少而本地子女退步較多,使兩組之差異逐漸縮小,平均約落後1個名次。
  2. 兩組學生在學習的情意狀態上,大部分面向都在中間值以上,惟有學習方式低於中間值。兩組的差異,在調查第一年時,新移民子女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課程環境」、「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上感受較低。但追縱第三年後,大部分面向已無顯著差別,僅「學習習慣」是新移民子女三年以來皆略低於本地子女的現象。自我效能新移民與本地子女差異不大,基本上都會區學生的感受優於非都會區學生。
  3. 學習情意狀態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相關值從.13.41之間。一般而言學習效能與成就之關聯較高,位於.2.4,新移民子女與本地子女國語成就與學習效能之相關差不多,平均關聯為.29.28;新移民子女與本地子女數學成就與學習效能關聯類似,皆為.35。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的關聯大體上較學習效能與成就的關聯低,三年來平均新移民子女又較本地子女低些(國語.21.28;數學.18.23)。
  4. 在家長參與上,新移民母親參與子女教育的情形略低於本地母親,主要呈現於「親師溝通」與「家中參與」面向上;學校活動的參與新移民母親與本地母親無差異,但都會區參與頻率多於非都會區。就具體的家中功課指導而言,新移民家庭中,最多數指導者為父親,佔31%,但隨著子女年級升高,逐年降低至22%;本地父親大約有10%的會指導孩子的功課。本地家庭的功課指導者最多為母親,同時也逐年降低,從48%到38%。
  5. 在學習資本如何影響學業成就之探討上,本研究發現新移民與本地子女大致相同:學習成就之影響來源為家庭內社會資本以及學校人際,而此二變項又都與家庭之社經地位有關聯。換言之,社經地位與家長是否投入較多的時間關心子女、管教子女,以及學校中同儕的合作、協助與老師的支持、鼓勵有關係,這些現象又都有助於學業成就表現。
本研究最後結論新移民子女在校表現大體上低於本地子女之表現,然而約23個名次的差異,在實質上並無意義,且趨勢呈現新移民子女在國語成就上之退步較本地子女緩和,兩組差異逐漸縮小。在控制父親教育背景之後,新移民子女之情意、成就、學校人際、管教等相互影響上,與相同背景之本地子女類似。關於新移民子女之成就以及生活適應的憂慮,研究者認為應該擴大為社會上有類似社經背景且相對弱勢族群之關懷。

釋出項目計有:問卷檔、原始數據資料檔、SPSS資料檔、過錄編碼簿、次數分配表、與研究報告書。


追蹤清單
下載(0)
申請(0)
遠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