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類  別:
釋出消息
發佈日期:
2006-08-01
訊息主題:
『條件評估法中近似理想誘導支付模式之建構:生物多樣性資源價值之探討與評估』資料開放
計畫主持人:吳珮瑛
計畫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經費補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執行期間:2002/08/01~2003/07/31
本研究建構一個擁有四階段決策過程的條件評估法,稱為「近似理想誘導支付條件評估模式」,此模式的前三階段是採用二元選擇設計,受訪者面對此種方式不僅容易回答,且在一連串的選擇過程後,可以將願意支付額度具體地用單一數值呈現。同時,近似理想誘導支付模式是在最適設計原則下,制訂前三階段之受訪額度。在如此的設計下,近似理想誘導支付模式不僅能使各個階段的效率值隨著階層增加而改善,也能夠將效率值控制在特定範圍內。同時,由近似理想誘導支付模式所獲得的最佳效率指標值,可以繪製出最佳效率邊界,依此可以做為其他實證研究,估算所得之願意支付價值估計效率性的比較與對照。
為了驗證近似理想誘導支付模式之可行性與實用性,本文選擇一個具有生物多樣性功能之黑面琵鷺保護區做為效益評估對象。然而,除了關心效益的評估結果外,同時也探討經濟學者從事效益評估背後所隱含的哲學基礎。為呈現黑面琵鷺保護區的多元價值,本研究在問卷設計中預擬規劃一個兼具旅遊、就業與保育價值內涵的方案,並且採用近似理想誘導支付模式,評估此一多樣性資源之價值。
由實證估計黑面琵鷺保護區多元價值可知,依近似理想誘導支付模式理論上所繪製的最佳效率邊界,可以做為其他多種實證估計效率性的比較基準,比如,實證估計時會考量選擇不同的分配函數型態、設定不同的估計函數形式、以及納入受訪者之特質等,此時,可以比較在這些情況下,各種平均願意支付價格效率性與最佳效率值之差異。結果顯示,當實證採用的模型設定愈符合理論上的理想狀況時,則實證效率指標值會愈接近最佳效率指標值,同時實證效率線也會愈靠近最佳效率邊界;反之,若差異的情況愈多,則會愈偏離最佳狀況。
釋出項目計有:問卷檔、原始數據資料檔、SPSS資料檔、過錄編碼簿、次數分配表、研究報告書、與其他資料。

追蹤清單
下載(0)
申請(0)
遠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