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類  別:
釋出消息
發佈日期:
2016-08-01
訊息主題:
『社群網站對於台灣政治傳播及年輕選民的影響』資料開放
計畫主持人:林日璇
計畫執行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
經費補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執行期間:2012/02/01~2014/7/31

有鑑於現有的研究及文獻多為橫向研究探討社群網站使用與線上線下政治參與的相關性,缺乏長期縱向研究,因此此系列研究針對2012年總統大選,於大選前一個月(第一次)及大選後兩週(第二次),透過問卷蒐集受測者社群網站的政治活動使用及投票、態度等方面進行縱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調查。
 
  招募方法除了透過向全校學生發校園公告鼓勵填寫問卷之外,研究團隊也透過臉書上的新生社團區張貼招募文宣。此研究的研究對象不限於大學生,因為研究問題提出了大學生及較年長的使用者在臉書政治使用上的差別,因此亦針對其他年齡層的選民收集資料,於PPT上各大看板張貼招募訊息,第一份問卷於選前一個月前開始收資料,而第二份問卷於選後隔天立即向第一波參與者寄出問卷填寫邀請信。研究團隊提供各600份$100元的全家禮券給第一波及第二波的參與者,並於兩份問卷皆收完後的一個月寄出1200份禮券給全台參與者(約二月下旬)。
 
  此研究共收集到1036份有效問卷(第一波,有資格投票者),而第二波參與填寫問卷人數為523人(510人有資格投票),兩波合計為50.48%的保留率。
 
此系列研究論述臉書上看到別人的波文等,也算是一種被動的線上政治參與。由於臉書上,容易無意間看到不同論點的政治資訊,對於政治沒有興趣或沒有相關知識的使用者,透過臉書上連結的波文,也能看到相關資訊。亦即,人際連結成為政治相關資訊穿透的工具。因此,傳統的政治參與定義在社群網站上,有不同的形式與定義。此研究將differential gains model延伸到社群網站上被動的政治參與,亦即,看到波文也算是政治討論的一種形式,因此在社群網站上,不一定要真正波文討論,但接收到資訊也能達成differential gains, 並進一步對選舉有更高的興趣。

釋出項目計有:資料使用說明、問卷檔、SPSS資料檔、與研究報告書。 
資料瀏覽
E10125 社群網站對於台灣政治傳播及年輕選民的影響

追蹤清單
下載(0)
申請(0)
遠距(0)